浙江之声8月11日讯(通讯员:俞跃红)今年暑假,来自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26名大一、大二学生组成的“村小二”暑期实践团走进湖州市南浔经济开发区(东迁街道),深入村社、企业、田园,实地走访、亲身体验现代智治、民生经济、科技人文等内容,通过社会实践感知基层治理。
7月12日起,实践团成员通过培训,穿上志愿红马甲,分成4大组,奔走于直港巷村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青春靓丽的身影。“我们村人口基数大,外来人口多,社会情况比较复杂,目前正在依托人口动态管理平台,推行数字化精细管理,此次暑期实践的大学生们发挥能快速熟悉掌握专业化系统操作的优势,承担了部门人员上门填报的任务,大学生们冒着高温挨家挨户进行摸排和信息上传,积极高效,精神可贵。”直港巷村党支部副书记徐卫国说。
截至目前,实践团已完成7742人初步排摸,新录入523人。成员孙辰涵说:“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数字化改革融入基层治理,这个平台汇聚了疫情图、‘三区图’、重点人员信息等多方面数据并实现可视化呈现,能实现实时掌控区域户籍人口、流动人口、以及临时人口健康状况,是一次书本到实践的生动体验。”
大数据分析在疫情防控应用场景中至关重要。7月26日,开发区疫情防控办接收到数千条数据需要电话提醒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实践团成员“变身”疫情防控员,拿起手机投入了热火朝天的通知中。“能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实践团成员表示。
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期间,实践团成员戴上小红帽,手拿小红旗,参与到重要交通路口文明劝导志愿服务中。“阿姨您好,现在是红灯,请您在斑马线后面等候。”“您好,骑行电动自行车要佩戴头盔,请您把头盔带上。”城市的道路车水马龙,青春的声音风华正茂,给文明治理更美好风景。
暑期实践的目的是提升实践能力、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实训期间,实践团成员在东迁街道团工委的带领下,走进湖州南洋电机有限公司,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德森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现场走访参观现代化生产车间。在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集控中心,生产各环节汇集在一块大屏,成员们赞叹于“未来工厂”的数字化魅力,进一步了解了现代企业生产、运营、运输等方面的发展。漫步西阳村红美人种植基地、荃步景区、后坝营地,领略“红美人”带动致富的魅力,感受江南水乡的河网纵横、阡陌相连,成员们呼吸新鲜空气,释放活力,留下了一个个珍贵的镜头。
实践团负责人李可州说,这次的社会实践有汗水、有回忆、有思考,体验到了基层工作的不容易,在待人接物、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有新的领悟;感受到了乡村的飞速发展,振兴不仅体现在房子、车子,更在生活好起来的一张张笑脸。希望在今后的道路上,学好专业知识,在正式踏上社会的时候,为更好的“基层智治”写出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