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7月15日讯(通讯员 王家慧)“经过我们小组讨论,建议以拍地建房的方式,使用这笔集体资金。”日前,湖州南太湖新区凤凰街道凤凰村民主监管队召开了会议,对凤凰村征迁所得的村集体补偿款使用方式进行了商讨,并将建议提交给村两委。最终,该村通过“五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程序,确定实施民主监管队的建议方案。
据介绍,凤凰村民主监管队由村里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人员组成。自去年5月成立以来,民主监管队围绕集体资产规范出租、村集体资金合理使用等工作进行监督,并对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提出意见建议。截至目前,该民主监管队已经对村级事务开展了14次监督检查,向村两委提出了15次意见建议。“这次我们通过村民主监管队的建议,准备拍地建设村集体的商业用房,出租后每年租金能有600多万元。”凤凰村党总支书记杨勇说。
这是凤凰街道创新推行村级民主监督制度的缩影。该街道下辖三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都较为发达,但发展模式各有特色。为促进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在街道相关部门的指导和街道纪委的监督下,三个村均建立了民主监管队伍,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把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落到实处。
其中,机南村此前股权分红工作时常有纷争,村里便建立了监管股份分红的民主监管队,确保每年分红公平有序、发放到位。陈板桥村集体出租的厂房较多,建设工程量较大,村民主监管队便分为租金催缴小组和工程监督小组,来监督和推进相关工作。“现在每年的厂房租金都能按时收缴,通过村民参与的民主监管队伍,既监督了村干部的工作,也进一步提升了村里民主管理的公信力。”陈板桥村监察联络工作站站长潘学敏说。
村级民主监管队的建立,既能保证资金资产的合理使用和分配,同时也能防范廉政风险,为村级小微权力规范使用增加了一道“防火墙”。“下一步,我们将对村级民主监管队进行针对性、日常性的培训,力争提高村民的监督本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让监督的触角直抵基层,全力打造监督闭环模式,让民主监管队伍发挥更大的作用。”凤凰街道纪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