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7月14日讯(通讯员姚淑芬)正是盛夏,位于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的浙江霖研精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多亏镇人大代表出面帮助解决了资金周转遇到的难题,我们才能如期交付这批订单。”企业总经理陈斌总算松了口气。
这家企业去年刚搬入南浔区练市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由于研发投入大、资金回报周期长,加上原材料生产成本上涨,资金周转便成了棘手的问题。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人大代表多次实地走访掌握情况后,立即联合南浔银行练市支行上门服务,最终通过湖州市“绿贷通”esg评价系统,为企业争取到300万元绿色贷款,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少利息2万余元。
疫情之下,如何为企业纾困解难?目前,该镇建立起“人大代表助企联络站”,通过“线上 线下”模式,聚焦企业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代表寻忧、政府解忧、群众无忧”闭环机制,全方位为企服务。
镇人大代表陈辉在湖州佳良粮油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实际情况,为企业争取“绿色”低息贷款
在南浔区练市镇人大代表陈辉看来,现阶段企业的发展机遇挑战并存,创新升级动力不足、资金不足等问题往往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其中也有不少像浙江宏南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在镇人大代表的贴心服务下,突出“重围”,迎来别样“新生”。
日前,记者在s13练杭高速练市枢纽看到,“大白”们正对到达枢纽的车辆进行核验。据该枢纽负责人介绍,这里的15名“大白”来自浙江宏南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企业员工怎么在防疫的交通路口当起了“大白”?原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所需的主要原材料无法按时从上海送达南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该企业不得不选择停产,停产后的员工每人每日只能收到80元的基本工资。眼看着员工流失,特别是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性持续加大,在陈辉上门走访时,该企业总经理郑根长向他说出了心中的难处。
陈辉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协同镇防疫办等部门,招募停工企业员工担任志愿者,充实到各防疫交通路口,并给予相应补贴。目前,企业已有25名员工参与防疫工作。
“我们不仅为企业解决了员工流失问题,还安排专人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提供相关业务培训,进一步为企业复工储备力量。”陈辉说,接下来,镇人大代表还将继续以“线上线下”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助企纾困,当好企业“贴心人”。
目前,练市镇人大代表还在持续为150余家规上企业提供“娘家人”服务,解决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