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7月12日讯,通讯员谭敏佳】
“紫菱苑小区的物管会正式成立了!我们很期待小区的未来,希望有了物管会之后,小区的建设将越来越好,居民的生活将更方便、更幸福。”紫菱苑小区物管会主任沈荣根表示。
近日,蒋村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以社区治理难点及居民切实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大胆尝试,探索符合小区实际的治理模式,13个回迁安置小区根据党建自治管理模式组建了8个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也是西湖区首批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
据悉,蒋村街道的蒋村花园和西溪花园是2004年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蒋村新区建设被拆迁的安置房小区,已交付10余年,共13个苑301幢10810套约136万平方米,回迁安置了原11个行政村和留下街道部分行政村共3500余户,各村混居在13个苑中,无法形成一村一苑的管理,原村级行政管理体制基本瓦解,新的社区管理体制尚未完善,自我管理的难度较大。
近10年来,街道为抓好安置房物业管理进行了多次探索尝试,每年投入近2000多万的成本,从“自治管理 专业协助”的“蒋人治蒋”模式到分苑管理,再到引进准物业的模式对安置房进行管理,且因历史原因,只在回迁时收缴一年的物业费,并存在乱停车、乱摆摊、乱倒垃圾、乱搭违建、乱占楼道等行为。
为走好“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居民”的最后一步,让安置房的治理真正想城市化标准考虑。街道创新思路,让安置房物业管理回到老百姓自治管理的正轨,根据《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在区委组织部、区住建局的指导与支持下,按照“党建 ”的要求,实行新型社区准物业模式;在街道、社区党委领导下、各经合社党组织参加的自治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组建了各个苑物业管理委员会,来行使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职责,逐步形成自我管理、自觉缴费、自行运营的机制。由经合社书记领衔,热心居民参加,通过股民代表大会,公开方式选聘专业化物业企业处理小区物业管理、公共资产运营等事宜。
蒋村街道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蒋村街道回迁安置小区物管会组建运作办法(试行)》,划定物业管理区域,明确物管会组建小区及物管会推选办法及流程,加强业务指导培训。各社区经过前期筹备、发布公告、居民自荐、社区推荐、社区审核、办事处审核等环节,选出了8个物业区域的物业管理委员会委员,且成员中党员占比超80%。
“物管会的成立,将有效地改变小区无人管、无力管、不好管的问题。今后,我们将在街道和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履职尽责,逐个攻克小区治理难题,努力建成美好幸福家园,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蒹葭苑物管会主任莫云法信心满满地说。
新组建的8个物管会将充分发挥管理和组织优势,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充分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力量,切实做到居民事居民议、居民事居民管,实现党建共建,促进自治共融,建立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