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月刊》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在湖州成功举办-ku娱乐

《散文诗月刊》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在湖州成功举办
2022/07/11 19:58:00 编辑:吕瑞峰 点击量:11317


浙江之声711讯(通讯员吴艺 摄影施莉娜)今天,《湖州晚报·散文诗月刊》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在湖州市吴兴区千年古村——潞村召开。浙江文学院院长程士庆、浙江省作协诗歌创委会主任孙昌建、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沈苇、《江南诗》编委梁晓明、湖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有娣、湖州市文联主席覃泓、湖州市作协会主席张林华以及湖州本地诗人和作家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本次座谈会在湖州市委宣传部、浙江文学院指导下,由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湖州市文联、湖州师范学院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会议由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陈建良主持。

《散文诗月刊》(前身为《南太湖诗刊》)创刊于2012年端午节(623日),由《湖州晚报》与湖州师范学院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是一份在国内诗坛尤其是散文诗界有较大影响的散文诗专刊。特邀主编箫风围绕“缘起、蝶变、影响、展望”四个关键词,简要介绍了《散文诗月刊》创刊十年来发展情况和今后打算。他说,湖州既是一座山水清远的古城,也是一座名符其实的诗城。写出中国第一首散文诗的沈尹默先生就是湖州人,《散文诗月刊》诞生在湖州这片诗的沃土上,可谓天作之合。十年来,《散文诗月刊》始终秉持“开放、多元、兼容、新锐”的办刊宗旨,致力于向读者推介散文诗创作和研究最新成果,连续推出30期“中国散文诗百年巡展”专辑,重点推介了36个全国重要散文诗群,先后推发了13期“90后”、“00后”、“05后”作品专辑,对推动新世纪散文诗创作、研究和培养年青散文诗作者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程士庆在致辞中说:“湖州是浙江诗歌重镇,特别是在散文诗领域,《散文诗月刊》创办十年了,有一个很好的基础,可以作为湖州文学布局的一个重点来突破。”孙昌建对《散文诗月刊》创刊十年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建议湖州应把散文诗这个品牌打出去。湖州籍著名诗人沈苇、梁晓明、潘维一起为家乡的《散文诗月刊》点赞:她的影响不仅在湖州,而且在全国散文诗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有娣希望《散文诗月刊》进一步“办出特色、形成品牌、扩大影响”,为打造诗美湖州、打响“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做出更大贡献。

因疫情防控原因,会议采取现场发言与书面发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谢冕、耿林莽、秦兆基、徐成淼、周庆荣、蒋登科、王珂、崔国发、周根红、喻子涵等10位著名诗人和诗评家作了书面发言。他们对《散文诗月刊》创刊十周年表达了由衷的祝贺,对《散文诗月刊》为推动新世纪散文诗发展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96岁高龄的著名散文诗人耿林莽先生作了题为“湖州,因散文诗而更美丽”的书面发言,他认为:“《湖州晚报·散文诗月刊》面向全国,组织了许多专题性的、地域性的、巡展性的专辑,发现和培养了不少富有才华的年青作者,发表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诗作品,对当代中国散文诗的繁荣所做出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

湖州本地诗人和作家围绕“祝贺与期望”这个话题,从不同的视角先后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散文诗月刊》立足湖州,面向全国,推出了精品,办出了特色,为湖州乃至全国散文诗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邀主编箫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今天的座谈会上,大家给予了我们热情鼓励和鞭策,我们深感任重道远,定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今后的《散文诗月刊》将坚持“名家与新人并重,作品与理论兼容”的办刊特色,努力在“多出精品、多推新人”上下功夫, 力求办出自己的风格,形成鲜明的特色,做出更大的贡献。

座谈会先后收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等著名诗歌研究机构,《文学报》和《诗刊》《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诗潮》《江南诗》《散文诗》《散文诗世界》等全国知名诗刊,以及香港散文诗学会、河南省散文诗学会、广东省散文诗学会、四川省散文诗学会、贵州省散文诗学会、海南省散文诗学会发来的贺信贺电。

座谈会结束后,还组织了文化考察活动,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钱山漾遗址、“世界乡村旅游小镇”、潞村风情水街等,亲身感受了“千年潞村·丝绸之源的独特魅力。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