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月29日讯(记者吕瑞峰 通讯员孙艳清)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一听到或看到垃圾理所当然都会避而远之。但在另一些人的生活中,垃圾却与他们紧密相关,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冰雪严冬;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电闪雷鸣,垃圾分类这项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工作,始终是这些平凡的普通人一直坚守的岗位。
小区垃圾分类专管员:要将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到底
每天清晨,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时,湖州市南太湖新区杨家埠街道新惠家园小区内就有一群特殊的“身影”在忙碌。他们就是工作在一线的垃圾分类专管员们。夏天异味难挡、冬天寒风刺骨,即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们始终坚持在自己岗位,不辞辛苦、不畏病毒,逆行于小区内各家各户的收集点之间。
自从“二定四分”模式开始以来,专管员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坚守在垃圾分类投放驿站,实时检查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是否对垃圾进行准确分类,对于未分类的,专管员现场教居民如何分类并进行二次分拣,同时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意义,讲解分类方法。正是这样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可回收物:让垃圾去到该去的地方
孙师傅是负责可回收垃圾工作的。由于一些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没有智能手机,家里的废纸、废塑料等都堆满了也无法投放,针对这些现象,孙师傅主动上门回收,帮助他们分类投放,这一举动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工作之余号召大家做好垃圾回收,大力宣传资源循环利用。
垃圾分类工作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普通工作者,尽管最初不被人理解和认可,但他们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以自己的绵薄之力投身于环保事业,正因为有了这些普通人的坚持,垃圾分类这场“绿色革命”才得以更好地开展下去,我们的环境才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