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月!一个海岛“电巨人”拔地而起!-ku娱乐

9个月!一个海岛“电巨人”拔地而起!
2021/01/06 15:16:00 编辑:‬ 吴洋 点击量:79


 

12月27日19时41分,220千伏鱼东输变电工程成功启动试运行,“钢铁之城”——鱼山绿色石化基地又增添了一个超强动力引擎。

鱼东变航拍
2019年12月底,浙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这个目前世界上投资最大的单体产业项目,一期项目全面投产。
今年,疫情之下,舟山经济逆势上扬,gdp增长率为11.9%,居全国前列。其中,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油气全产业链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强动力。2021年,二期项目即将投产,据估算,明年鱼山绿色石化基地最高负荷将占舟山市全年最高负荷的六成左右,如何满足这个“超级用电大户”的用电需求?

舟山电力工程建设史上建设难度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鱼东输变电工程,有效解决了这个用电难题。
220千伏鱼东输变电工程是鱼山石化二期配套电力工程之一,总投资3.61亿元,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座,新增4台240兆瓦主变,总装机容量96万千伏安。工程线路为“架空 桥缆 陆缆”海岛混合线路,其中架空线路16.375千米,桥缆线路7.858千米,陆缆线路2.578千米。

图上黄色路径为220千伏鱼东输变电工程接线图

海岛“电巨人”——鱼东变电站
鱼东变电站是220千伏鱼东输变电工程的“心脏”,位于鱼山岛东部海塘滩涂回填区,站区占地面积为11440平方米,相当于27个篮球场。
鱼东变电站建设规模是常规新建220千伏变电站的两倍。典型设计中,220千伏变电站由2台24万千瓦的主变组成。而鱼东变一次性新建4台24万千瓦的主变。

鱼东变

别看这座“电巨人”如今气势宏伟地矗立在海边,守护着鱼山岛的供电安全。但其实在建设过程中,却面临着重重困难。

01

工期紧

鱼山绿色石化基地,这个千亿级的绿色石化基地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用电需求、电网负荷压力与日俱增,给电网带来极高运行风险。面对电网亟需扩容补强的形势,鱼东变电站建设工期十分紧张。短短9个月里,这座海岛“电巨人”如何拔地而起?下面的建设时间线告诉你答案。
场地清理平整(3月2日——3月12日)
此时的220千伏鱼东变电站建设场地,还是一片不毛之地。在十天内,9500平方米的土地完成平整,20000立方米渣土被清理出来,6家物权单位完成搬迁转移,8台400千伏安的施工用变就位保供电,接上工地自来水,30台桩机顺利进场施工……
桩基工程施工(3月16日-5月18日)
在桩基工程施工中,200多名工程建设者日夜奋战在施工场地,采用“人三班倒、机器不停”的施工模式,每天打桩的工程进度在10至15根左右,工程进度远远超出原定计划,为后续变电站地面建筑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施工时间。

基础施工阶段(6月3日-8月5日)
鱼东变电站进入主体结构施工和场地换填施工,建设者们克服梅雨、高温和台风等不利影响,坚持“5 2”“白 黑”工作模式不放松,全力以赴。雨天,他们的衣服是湿的;晴天,他们身上的衣服还是湿的。数百名建设人员24小时轮换作业。

设备安装调试阶段(9月15日-11月20日)
对鱼东变电站进行电气设备安装,完成电力电缆敷设及接线。近100名电气安装工人对设备进行调试作业,为站内设备分阶段验收做好充分准备。
工程仅用7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座常规需要一年半时间完成的建筑施工和电气安装调试全部工作。12月27日,220千伏鱼东输变电工程顺利投运。

02

施工难

220千伏鱼东变电站位于鱼山东部海塘滩涂回填区,滩涂回填质量不可控,地质不稳定,要在滩涂上建立一座变电站,难度可想而知。
小e了解到,鱼东变电站桩基工程共需打造混凝土灌注桩838根,平均每10平方米就要打下一根直径80厘米的灌注桩,这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滩涂回填的复杂地质环境下,桩机破土打孔,需要依次穿过塘渣层、淤泥质层、粘土层、全风化层、强风化层和中风化层。进入中风化层后,桩机钻头需要再破岩1至2米,才能形成可靠的受力点。桩孔成型后,施工人员将下放钢筋笼,最后灌注混凝土。
而这些只是一根混凝土灌注桩的成型过程,据工程相关人员介绍,桩机打孔深度基本在60多米以上,最深的孔则打到了86米。
此外,滩涂回填采用石块渣土直接回填的方式,施工场地下面巨石密布。桩机打入石块成孔难度高,而在淤泥质层,受淤泥的流动性影响,桩孔成孔性差,缩径现象比较普遍,给施工带来非常大的困难。国网舟山供电公司作业人员通过改进桩机重锤,在遇到石块的时候持续不断锤击,并埋设专用钢护筒以保留成孔性,克服复杂地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作业人员通过运用三维建模、优化桩基施工方案等方法,仅用70天时间就完成了全站838根灌注桩的施工,而原本需要的桩基施工周期是270天。

03工艺高

除了全面推行基础浇制首例试点和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敲打”制度外,工程还结合海岛工程项目特点,全面推广“清水混凝土工艺”,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和工艺水平;使用装配式清水混凝土壁岩板,提高项目内墙防控等级;攻关特有石化环境,防腐方案获国家专利;推动施工机械化,加强过程质量控制;面对海涂区复杂地质条件,施工团队挑战极限,以高桩承台连梁防腐基础建设起6基高品质海中塔……
220千伏鱼东变电站为鱼山绿色石化基地供电,对运行后数据稳定性要求更高。国网舟山供电公司首次应用冗余测控装置,为变电站测控装置提供了集中式冗余后备功能,当变电站测控装置由于故障或检修退出运行时,能够通过人工或自动投入冗余测控的虚拟测控单元,迅速恢复电气间隔的测量与控制功能。ps:传统变电站间隔层测控装置无冗余备用,在设备故障时,需要检修紧急消缺。
工程还推进智慧变电站关键技术应用。运用“智能对点”技术,使遥信对点工作离线化、机器化,大大解放主厂站人力,缩短调试时间,提升了监控系统调试工程实施效率和可靠性。
在220千伏鱼东输变电工程的线路工程中,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因地制宜,利用鱼山大桥预留通道,布置7.86公里双回随桥电缆,建成浙江省首个超长距离跨海高压电缆过桥工程,并在其中应用自行研制的随桥电缆伸缩补偿装置,确保电缆长期安全运行。

80天完成桩基施工!5个月变电站结顶,9个月工程建成投运,220千伏鱼东输变电工程以“舟山速度”打破发展禁锢,刷新海岛变电站建设的历史新纪录。
山海浩瀚,电流涌动。随着220千伏鱼东输变电工程成功投运,鱼山岛总供电负荷将达到120万千瓦,鱼山供电可靠性进一步升级,将有效满足绿色石化基地用电需求,深化油气全产业链服务的“海岛示范”建设,有力助推浙江自贸区“十四五”更好更快发展。(来源:浙电e家)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