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2月28日讯(通讯员:周爽)有一种生活叫纯朴,有一种纯朴叫自然,有一种自然叫美德。在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白岘村,就是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的芮道汉,几十年如一日,赡养母亲、真情待人,一个人肩负着家庭的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孝老爱亲的含义,在街坊邻居中树立了榜样,赢得远近村民的一致称赞。
芮道汉的出生就注定着一种磨难,自幼年期患有小儿麻痹症,经过检查肢体四级残疾,使他不能拥有正常人的身体。从懂事起,他就在同厄运做着顽强的斗争,儿时的劫难并没有让芮道汉萎靡不振,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反而从小练就了他非同寻常的顽强意志和坚韧品格。面对命运的不公,芮道汉并没有就此消极,反而乐观勇敢的面对生活、面对现实,当起了一个永不服输的人。他时常说说:"我虽然有残疾,但我也有手有脚,别人能做的事,我只会比他们做得更好。"
芮道汉共有兄弟姐妹多人,姐姐们都已成家,但多年来一直是分家不分心,每当遇事总能聚到一起商量解决困难,兄弟之间相互谦让、相互体谅,从不为鸡毛蒜皮的事计较,兄弟之间、亲戚之间从不因一些锁碎的小事而破坏家庭和睦。本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态度,本着"吃亏是福"的心态,大家庭和睦幸福,让四邻羡慕。
2020年8月的一天,芮道汉已有93岁高龄的母亲,在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跌倒,并送医院治疗,需要长期有人陪护照顾。但因姐姐们都已嫁人,有了各自的家庭,芮道汉不想给姐姐们增添麻烦,主动向姐姐们表示自己愿意承担母亲的日常料理事宜,让姐姐们都能安心照顾各自的家庭。在送母亲就医回来后,芮道汉就一直陪在他的身边,寸步不离,主动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 面对卧床的母亲,芮道汉没有抱怨自己的不幸,更没有嫌弃自己的母亲,反而是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以自己的真诚善良,谱写了一首华丽的孝义赞歌。
在母亲休养期间,芮道汉不仅包揽了全部家务,每天还早早起床为母亲做饭,然后等母亲睡醒后,给他穿衣、梳头、端洗脸水、端饭。母亲因为没有牙齿喜欢吃熟透的饭菜,他也常年跟着母亲一起吃,从没有怨言。为了使母亲有足够的营养,他每天坚持给母亲做不同种样的饭菜,每天都要挤出一定的时间陪母亲聊聊天,为母亲捏捏脚、揉揉腿、捶捶背,尽量让他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张弛、得到活动。为了让母亲生活在清洁的环境里,他始终围绕着一个"洗"字在任劳任怨地忙碌着。他每早打水帮母亲洗脸、每晚帮母亲洗脚、每周帮母亲洗头、每月帮母亲换洗床单、每到换季时给母亲拆洗被褥。多年来,他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母亲,他说:"母亲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不容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是天经地义的。"
在芮道汉无微不至的照顾下,90多岁老母亲的身体正在逐渐恢复,这放在九十多岁的老人面前,简直是不可思议的。看到日益康复的老母亲,左邻右舍纷纷对芮道汉竖起了大拇指:"果然是养儿才能防老啊,90多岁的老太太精神状态还能这么好,全是芮道汉的功劳啊"。而芮道汉经常说,这本就是作为儿子应该做的。芮道汉对孝的理解是:人的一生可以错过很多东西,但万万不能错过回报父母恩情的机会,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
如今,年过半百的芮道汉有着超出年龄的苍老和成熟,岁月无情地在他脸上留下足迹,但他内心始终如阳光般温暖和煦。芮道汉没有被生活压垮、没有被困难打倒、没有怨天尤人,他坚强自信、乐观开朗,用自己的小身板撑起了一个家,用善良照亮了别人,用孝心抒写了属于自己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