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2月23日讯(通讯员 朱智翔 王璐)"不仅仅是简单的清理海岸垃圾,还要记录每一种收集来的垃圾的数量和重量,甚至垃圾称重要精细到克。""大力推广红树林和怪柳种植,提升岸滩生态功能。"……日前,中国海洋环保青年交流大会暨2020年守护海岸线年终培训大会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举行。全国54个沿海城市,近百名守护海岸线环保公益组织负责人及北仑区"绿手环""蓝海豚"等10支环保志愿者队伍负责人开展交流分享。
"如果不去海边几乎很难看到海洋垃圾,去了以后心里很震撼。"在交流分享会上,宁波市生态环境北仑分局相关负责人张红枫、中科院环境研究所徐耀阳研究院、宁波海洋研究院蒙宽宏博士等7名专家,围绕"绿满港城"公众参与行动北仑案例、治理滩涂入侵植物、提升岸滩生态功能,以及海岸发展——韧性、恢复和基础设施等内容与与会人员开展了交流分享。
作为活动东道主,北仑的"美丽"经验得到了交流分享会与会人员的纷纷点赞。"目前,全区累计注册青年志愿者近17万人,年均参与志愿者活动达12万人次。成功打造了"1 x"环保公益联盟,组建各具特色的12支环保志愿者队伍,设立了全国首个环保公益基金、全市首个青年发展基金。"宁波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近年来,北仑各支环保志愿者队伍共组织开展科研监测和大众净滩活动40余场,直接参与人数超3000人次,共清理海洋垃圾超4吨,清理海滩约1.5公里,仅在宁职院、滨海国际学校等大中小学开展"保护海洋环境宣讲进学校"就有十余场,受众超1万人次。眼下,北仑又成立了10支海洋垃圾监测小分队,出征开展海洋垃圾定期监测。
"在参加了一次次活动后,我在生活中会不自觉地更加注重环保,比如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扔垃圾时时刻刻注意分类。"一名北仑环保志愿者述说了自己的行为转变。
"交流分享大会让我提升了对海洋保护的认识,实地参观学习北仑生态文明教育馆,绿色港口建设、北仑区港口博物馆,让我领略了美丽北仑的魅力!"来自舟山的一名青年志愿者表示,"回去以后,我愿意成为一名宣传员,向身边的青年人宣讲北仑经验,为北仑点赞"。
此外,北仑春晓、郭巨两个海洋垃圾监测点作为守护海岸线项目推进工作内容之一,还在活动开幕式上进行了揭牌,至此海洋垃圾监测点从发起时的12个增至96个,实时分析、监测着中国海滩垃圾状况,守护海滩。
"志愿者积极守海护滩,海洋垃圾监测点一刻不停监测分析,海洋垃圾陆源污染正在以更强有力的方式进行约束和整治,而守护着碧浪清波的志愿者们也正用行动在海洋环境保护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宁波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