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2月16日讯(记者吕瑞峰 通讯员陈旭妍)自从今年5月份湖州启动“美丽小区”示范行动以来,南太湖新区仁皇山街道根据每个小区不同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方案设计,从“散装”到“共治”加快推进“美丽小区”建设,打造安全、文明、有序、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
宽敞的路面、古朴的长廊、整齐的停车位、整洁的绿化带……走进南太湖新区仁皇山街道仁北家园,很难相信这是个由6个村拆迁安置而成的“新城市小区”。小区居民徐丽美2014年搬进仁北家园,在这里已经住了6年多了,她告诉记者,他们小区有居民2200多户,曾经深受绿化毁坏严重、停车位严重不足、邻里矛盾纠纷多等现象困扰。她也多次向物业和居委会反映过这些问题,没想到通过今年的“美丽小区”等一系列建设,她惊喜地发现社区环境确实是大变样了。
“5月份开始美丽小区建设,8月份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建设。现在生活环境好多了,进行绿化种植,风景很漂亮,车位不够,地面增设了384个停车位。”徐丽美表示现在居民都感到很满意。
包括仁北家园在内,环境脏、秩序乱、停车难,曾经是仁皇山街道众多拆迁安置小区的“通病”。因为“没钱管、没人管、管不住”问题的存在,这些社区往往会出现管理主体混乱、物业费收缴困难、群众意识较差等情况,十分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如何加快实现从“从村到城”的转变?今年5月份以来,仁皇山街道结合全市“美丽小区”建设标准,以城、镇精细化管理全域提升行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小区基础设施、环境卫生、车辆停放、志愿服务等十方面,补齐人居环境全域美丽的最大短板。
“为破解居民停车难题,我们坚持市场运作和推动属地管理双管齐下,街道党委组织相关6个责任村,建立以村书记为代表的业主委员会联合体,共同制定小区公约,完善依规管理体系,覆盖我们仁北家园27万平方米,2000多套房子的管理,创建标杆村和美丽小区建设。”南太湖新区仁皇山街道白雀村党支部书记沈伟忠介绍说,他们在对现有1100个车位进行统一管理的基础上,还充分利用空闲地,增设实施标准规范地面车位384个,并协调市政、交警等部门在周边道路合理设置停车泊位,同时针对小区管理主体多、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充分利用“业主委员会”联合体,通过制定《居民公约》、建立“党建 物业”管理体系等举措,重构“新熟人社会”,深入探索“共商共治共管”模式。据悉,至本月底,仁皇山街道包括仁北家园、天际花园等首批5个美丽小区建设将整改完成,其他22个小区正在按计划逐步推进。
“仁皇山街道美丽小区建设首批5个小区,既有我们的农民安置小区也有老小区,还有城市社区,类型各不一样,每个小区问题症结,破解的突破点和切入点都不一样。”南太湖新区仁皇山街道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陶家旺介绍,下一步将分批、分层区、分类型,按照美丽小区创建十美要求发动业主、物业、社区居委会、街道,以及周边各个单位人员的力量,深入开展创建活动,破解民生难点痛点和焦点问题,打造一批符合十美创建标准要求的小区,为品质仁皇山为美丽湖州贡献仁皇山街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