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2月16日讯(记者张苑)浙江之声携手中共杭州市拱墅区委宣传部推出大型系列报道"遇见运河沿岸名区,见证杭州大城北崛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拱墅区,品味运河边的文化韵味。
在杭州通益路和吉如路交叉口有几幢橙色的高楼,明亮的玻璃幕墙与线条的碰撞,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叠加的克莱因蓝,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在车水马龙的杭州城北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loft49创意城市先行区"。
(loft49)
loft49创意城市先行区总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是拱墅区运河工业设计小镇首个启动招商的项目。不同于传统的商业办公楼,这里拥有的是多重的创意空间。楼内设计有约4米、5.4米、6.2米等不同层高的创意办公空间,为客户办公场景预留了更多可能性。6.2米层高的创意总部办公空间,具有独立大堂、超大型电梯、独立通道、外立面企业logo,将办公与展示融为一体,可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办公场景。
loft49项目总经理吕小雨说,目前,loft49创意城市先行区将于2021年春节后正式投用。
【产业方面会以工业设计为先导,然后符合一些创意设计的行业,以及智慧经济的行业产业,这是产业的规划,然后本身我们是包括了产、商及展会这样一个综合的功能,会包括刚才说的产业,还有商业,然后还有我们的展演空间,因为我们会规划一个11米高的展演空间,这样的话可以为企业在这里举办产品的路演来做一些空间的服务。然后我们还会有一些园区会开放出来,就是我们的北侧会有一些园区用地会开放出来做市集,所以也是我们一个市集的功能。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提供的一个产业的服务,所以我们把它总结出来就是叫产商集展会这样一个五大功能。】
说到loft49的历史,还要追溯到17年前的1993年……
那年,杭州蓝孔雀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北部莫干山路花园岗注册成立。"蓝孔雀"是全国大型化纤企业之一,1994年时,粘胶人造丝的产量就达8000吨,居全国第2位。2002年的秋天,位于杭印路49号的"蓝孔雀"锦纶分厂废弃旧厂房被艺术家杜雨波相中,成为浙江第一个文创园。这个保留了老厂房钢结构、泵阀、管道、料斗,充分利用老厂房开阔空间改造成的文创园,成为了时尚的艺术圣地, loft49因此声名鹊起。当时很多进园区的人都是创业刚刚起步,但是几年下来,涌现出一批响当当的人物——设计师朱仁民、雕塑家王强、陶艺家戴雨享、油画家常青、设计大师孙云、摄影大师潘杰,等等。
2008年"蓝孔雀"搬迁,杭州总部蝶变为loft49。吕小雨告诉我们,loft49被称为梦开始的地方,很多有梦想、敢闯的年轻人,都想到这里来。16年的波澜壮阔在2019年10月31日画下圆满的句号,loft49宣布闭馆。然而,仅仅时隔一年,它却以一种新的更加现代化的形象"王者归来"。
【它本来是在拱墅的中心,又是在运比较靠近运河的位置,所以它是一个涵盖了城市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这样一个地段,符合了城市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这样一个地段,我觉得这是我们项目的一个特色。第二个就是说我们沿着区里面做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方向,我们也希望未来能够把它打造成为文化创意中心的一个能够成为一个文化的名片,那么这个也是区里给我们的一个预期。我们的立面材料上,我们用的比较好的环保材料,同时它又区别于其他的写字楼这种钢筋水泥的这种颜色,它是一种带有橙色的这种活力的元素,又保留了原来的这种工艺的精神,这个是我们在建筑上所做的一些工作,同时我们能看到我们的展场里面有一直在有这种克莱因蓝,包括我们门口的标志,就是loft49。】
如今,loft49创意城市先行区由杭州市工业企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万科杭州参与改造。吕小雨表示,未来loft49将依托工投发展和万科的自有服务资源,搭建完善的产业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沟通交流平台和创新展示平台。
【我们也保留了原来的工业的这种设计的特色和设计元素,这个是我们在产品设计上所做的一些呼应和延续。我们作为一个创业的城市先行区,整个团队也是把这种创业的内涵把它希望能够把它连续和发挥出来,所以您看到门口是有一个发条挖的,发条挖是我们原创的一个ip,它是来源于我们小时候玩的铁皮青蛙,你铁皮青蛙就是它是一种对他是那种工业设计的象征,也是走进了大众的就是可以进入到千家万户的一个一个玩具,但是它是最开始做工业设计的一个我觉得一个比较经典的产品,那么我们也是希望我们发条挖它是结合了这种创意的精神和延续出来,希望它能够在一个新的互联网科技的这种时代下,然后能够有头上有个发条,希望发条可以有一种引擎和自我驱动的精神,然后能够将这种创意在新的时代之下去发挥,同时创意它又是一个挖跳式的过程思维过程,而且我们也希望未来引入到这里的企业,它的发展是像蛙跳这样跳跃式的发展,所以这个是我们团队在做这个项目当中对于创意文化内涵的一个延续。】
如果说loft49代表着拱墅区老工业区孵化成为文创产业园的过程,那么,在大运河的桥西历史街区则更加蕴藏着大运河的浓浓艺术和文化特性。
【出郎朗弹奏钢琴声……】
2018年3月,国际著名钢琴大师郎朗受杭州市政府邀请,担任"中国大运河·杭州"形象大使,并同时宣布将在运河畔的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一个音乐工作室。
(郎朗艺术世界)
当年10月,郎朗再次来到杭州,为郎朗艺术世界工作室揭开神秘面纱。郎朗艺术世界工作室坐落于拱墅区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206号,室内建筑面积750多方,室外音乐小广场面积500多方,总面积约1250多方,地理位置优越,邻近运河,是大运河畔又一座崛起的新文化地标。看着静静流淌的运河水,郎朗满怀深情地说:
【首先我本身我特别喜欢杭州这个城市,每次做音乐会我都经常就会留一天或者两天喝茶去什么大运河或者西湖或者在钱塘江上面看灯光秀。虽然我们中国有很多的城市都很美,但是特别有底蕴的,然后能让人就很浪漫的这种生活的这种城市还是不多的,杭州是一个最具典型代表的城市,它不光是一个在高科技上非常成功的城市,它这个城市就是说你是这种真正的来生活,然后让生活充满了各种的这种幸福感和这种艺术感。我感觉这个城市当你漫步在大运河的两侧,或者你就是品尝着杭州的一些特产小典型的时候,你就会感觉怎么来了很多灵感,你包括这两天虽然我很忙,这两天一直都在工作,但是我早上因为可能也是差一点,我6点就醒了,然后我就先溜了一圈,是感觉这个是身临其境了,这个是完全不一样的一种体验,我们是坐落在大运河的大道路这个地方,我是觉得感觉是不一样,味道也不一样,这里面让我感觉是沉浸在这种艺术的氛围内,我觉得在这个地方我们肯定能有很多的作品会出现,会请一些艺术家来来做不同的创造,来不同的上课。】
【出郎朗弹奏声压混——】开幕式结束后,郎朗为来宾们演奏了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梦》。在他的心里,如果以后为杭州创作一首曲子,那一定是像《梦》一样,以非常梦幻的风格,来演绎杭州。
正如郎朗所言,这几年来,他的工作室经常会举办各类音乐会、音乐表演活动,郎朗本人只要有空,也会来到杭州,来到工作室与他的钢琴迷们交流。
【出"杭州映像诗"背景音】
2016年4月,杭州影像创作者程方和程晓历时5年创作的作品《杭州映像诗》在网络上正式发布,随即播放量突破5000万次,被百度百科收录作为"杭州名片",g20期间还作为杭州宣传片在cctv播放。
2017年,程方、程晓把自己的工作室搬到了运河边的桥西直街,取名"时之华"。从g20期间《杭州映像诗》的惊艳亮相到如今的4年间,他们在大运河边工作,陆续创作了《杭州不仅是一首诗》、《良渚-五千年的印记》、《中日联合亚运宣传片》、《拱墅流年》等与杭州相关的城市宣传片。
(桥西直街)
(富义仓)
程方说,选择把工作室开在这里,是因为桥西直街有像"富义仓"这些底蕴比较浓厚的地方,可以方便取道景,也可以从运河边汲取很多艺术创作的灵感。
【我对这个地方都还是挺有还是一见如故那种感觉,因为现在杭州其实也算是一个很繁华的城市了,你在这样繁华的城市里,你能够寻得这样的一个地方,能够让你静下来去创作,其实这是很难得的,而且不仅仅是在我们小屋子里面创作的,当你如果想要出去散散心的时候,你边上就有一条街,你可以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停下来看看风景,让自己先静下来,其实这是对于我们做创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业界已经名声在外的程方、程晓日常的工作总是非常忙碌,但是只要回到杭州,回到运河边,总能让心情放松下来。程方说,最近他们刚刚完成了一部反映大运河变迁的映像片名叫《拱墅流年》,用他们擅长的手法记录运河的变迁。
【我们其实收集了很大一批运河边的一些老的照片,然后我们通过我们现在的技术,通过我们的岩石摄影的手法航拍,我们去寻找到当时那些老摄影师拍摄这些照片的点,然后通过我们的方式去重新演绎,然后通过视频的方式去完成一个旧与新的一个转换,通过我们过去的和我们现在的画面融合起来,里面有一种就是你中有我中有你的感觉,这种时空交错的感觉,通过视频动态的方式去展现出来,其实还是蛮有意思的。因为照片普及的时间比视频要早很多,我们能够追溯到的或者说能够拿到的影像资料比较优质的画面比较清晰的影像资料可能都只有照片,所以这个也是一个比较无奈的举动。之前老的拱墅,包括广济桥这边的视频我其实也看到过,但是可能相对来说我们会觉得精度构图各方面可能拍的手法可能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及时的感觉。它不能算是一个展示拱墅区整体形象的综合的作品,但是至少在新老更替这个点上面,我是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蜂巢剧场)
除了郎朗音乐工作室、程方和程晓工作室,2016年著名导演孟京辉也看中了运河边浓浓的人文积淀和情怀,在大运河沈塘桥边的巷子里开出了他在北京之外的首家个人话剧专属剧场——"蜂巢剧场。"蜂巢剧场宣传负责人梦迪说,4年来这里已演出话剧800多场,成为许多热爱话剧的杭州人经常光顾的打卡之地。
【基本上是80至00后,现在是一些比较喜欢话剧艺术种类,包括或者是喜欢音乐,喜欢摄影,喜欢这种通篇的艺术类门类的人群都会来看。比如说大学生这个群体,大学生其实尤其的多,特别是杭州的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比较多,但是像一些白领,然后一些三四十岁比较具有一些文艺情怀的中年人也会来看。其实我们剧场演出时间除了周日,一般都是晚上,很多人看完戏走出剧场,发现旁边就是静静流淌的河水,其实这种怎么说这种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奇妙感,你会觉得在不同的建筑,不同的地理位置,就是在某一程度上,在你的感受当中是一致的。他们不是说你这个戏在看、走出这个剧场之后就结束了,它还可以再跟外部的世界去发生一个回想,你看到的所有场景,跟你当时看完戏的感受都是可以共通的。这种平静也好,或者是说喧闹也好,都是可以在你走出去的一刹那还可以找到回想的,包括这出来就是一条美食街,然后这边出来又是非常非常安静的一条河。其实这种非常旧烟火气息不会让你觉得怅然若失。因为很多人他看完戏会有一点点失落,所以就是说这是我们经常在说的一句话,说像戏剧一样生活,戏剧它不是一个非常高屋建瓴或者是阳春白雪的东西,它可以成为你异常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