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苕溪碧水 建设美丽霅溪-ku娱乐

守护苕溪碧水 建设美丽霅溪
2020/12/14 15:37:00 编辑:‬ 吴洋 点击量:41

浙江之声12月14日讯(通讯员:李晓红)初冬时节,漫步在湖州长兴县和平镇西苕溪畔生态休闲风光带,但见苕溪水畔河清岸绿,芦苇随风摇曳,水面波光粼粼,三三两两的白鹭不时从河面掠过。

近年来,长兴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决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的总要求,坚持高标定位、聚神聚力、铁腕攻坚,实现全域、全程、全民治水。经过多年努力,长兴县"五水共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长兴治水工作的"五个全省率先"也展现出一张亮丽的成绩单:率先实行 "河长制"、率先实现镇镇都有污水处理厂、率先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中心、率先实现废水分质再利用、率先实现纺织行业中水回用。去年,长兴又获"五水共治"最高荣誉,再次捧回"大禹鼎"。三夺"大禹鼎"的背后,离不开长兴基层"治水人"他们的不懈努力和诸多汗水。

近日,长兴县霅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党员志愿者们,又一次穿起红马甲,开展"美化水体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主题巡河护水行动。

霅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队伍是长兴推行"河长制"的一个缩影,正式这样一只队伍不畏炎寒,敢为先锋,凝聚青春力量,扛起了"治水"之责。

每周末,手拿钳子、垃圾袋,骑着垃圾运输车的霅溪志愿者们如期相聚在西苕溪畔,沿着河岸前行,对河道两旁的垃圾进行"地毯式"排查。一群红马褂穿梭在河岸边、道路旁、草丛中,捡拾河边的垃圾和杂物。那一抹红色,让他们成为清溪畔最靓丽的色彩。

为了让各个村的村民能知晓"五水共治"的重要性,党员志愿者们挨家挨户为村民发放"五水共治"宣传页。"垃圾不往河里扔;衣服不到河边洗;污水不向河流排;家禽不放河中养;棚架不靠河岸搭;杂物不绕河沿堆;废船不在河道弃……"他们传阅的《护水公约》家喻户晓。

河长助理沈杰不禁感叹:"眼前这条河,两年前还是一条'脏乱臭'的河道。上游垃圾流入加上生活污水排入,使得河水污浊不堪,河面上更是长满了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经过一年多的治理,低头望去水里都能看见小鱼小虾了。"

面对"脏乱臭"的河道,霅溪村党总支书记郎镜良联合村干部制定出符合村情的治水方案。同时,他协调周边村庄,从源头上减少河道垃圾的流入。对内,他入户宣传,整合村里的人力物力,开展垃圾清理、截污纳管工作。村里还先后开展了河岸整修、河畔绿地等整治美化工作。

如今,走进霅溪村,只见村口的河道整洁干净,河岸一旁绿植环绕,村民休憩闲谈,怡然自乐。霅溪村河水的变化,归功于扎实推行"河长制",也和霅溪村民们的坚持是分不开的。

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河长郎镜良定期巡查河道,和志愿者、村民一同清理垃圾,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良好河道环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河道整治,共治共享。"呵护母亲河,落实河长制,坚决打赢护水保卫战"不仅党员志愿者的护河队员们,长兴全民都在积极参与,争当河流"清道夫",为创建水清岸绿的美丽家园,付出汗水。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