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2月11日讯(通讯员:洪心漪)1980年出生的阙金荣,是一名"80后"。2010年,他当选为丽水莲都区紫金街道杨坑村村民主任,这一干,就是十年。在今年的紫金街道杨坑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他成功当选村党总支书记。十年来的村干部经历,让他从一名"小年轻"变成了村民心中信得过"贴心人",他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杨坑村这方土地。
"开门一件事"解决"行路难"问题
当记者见到阙金荣时,他正在仔细查看机耕路修筑情况。杨坑村自然环境优越,土壤和气候适宜种植杨梅,由于海拔较低,杨梅成熟比其它地方早一个星期。但是,由于山高路远,运输不便,一些大型农具也无法运上山,杨梅在运输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磕碰,影响了杨梅的品质和售卖价格。如何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成为了摆在新一届党组织成员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刚一上任,阙金荣书记就为了这事忙乎起来了,经过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杨坑村自然村水果基地道路硬化项目终于于11月份动工。
目前已完成牛头坟3公里道路、叶溪边至白云背6公里道路、塔下至牛头坟道路硬化4.7公里道路、杨梅岗至下山头道路2.1公里道路的路面浇筑,为村民出行和农作物的运输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下一步推广杨梅大棚种植技术奠定了基础。
"以前道路坑坑洼洼,人都不好走,更别说运货了。现在道路修到了水果基地,降低了路途造成的鲜果耗损,让新鲜的农产品卖出好价钱,我们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杨坑村梅种植户阙大林说。
除了做好民生实事外,
如何让村民增收,
也是多年来阙金荣一直非常关注的问题。
"百亩荒地"变身现代生态茶园
因为村中年青劳动力较少,造成大量土地闲置,如何盘活荒废的土地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阙金荣又动起了脑筋。
一年前,杨坑村的田上还是杂草丛生,是不折不扣的荒田。现在,从村头望去,大片大片整齐的茶苗,形成了一份绿意的流动,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曾经的荒地摇身一变成为现代生态茶园,这背后离不开杨坑村书记阙金荣的努力。
据了解,该茶园采取"农户 合作社"的模式,由村里统一流转500亩土地,承包给合作社,每亩每年300元租金,同时,村里参与合作社分红,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元左右。
坚 践行民生无小事,提升村民幸福感
在日常工作中,阙金荣认真对待群众的意见,他认为,自己作为一名村干部,就是为村民服务的,要将"民生无小事"践行到具体举措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据了解,杨坑村的东厢苑小区是下山脱贫小区,原来存在居民污水乱排现象、没有路灯、道路不平等问题,群众反映强烈。阙金荣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对基础设施进行了提升。现在的东厢苑小区,路灯亮了,路面也干净平整了,环境焕然一新。
阙金荣说:"我能当选村党组织书记,就是因为大家对我的信任和肯定,作为一名村干部,我要一如既往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下一步,我们新一届村两委班子要认真实施村五年发展规划,让村民诉求有回应,村民生活更美好,争取让杨坑村村民都过上城里人羡慕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