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的母爱——30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儿子-ku娱乐

大写的母爱——30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儿子
2020/12/11 17:14:00 编辑:‬ 吴洋 点击量:14310

浙江之声12月11日讯(通讯员:金丽君)"只要我还在,就一定会尽心尽力照顾他。"家住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礼贤岕村70岁的赵吉玉一边为儿子整理衣服,一边说。如今,年过花甲的赵吉玉照顾高位截瘫的儿子,三十年如一日,成为村民口中的一段佳话。

"只要我在一天,就照顾他一天"

时间追溯到30年前,赵吉玉一家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一次意外事故打破了这个家的平静。当时,赵吉玉17岁的儿子王又平因意外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被直接送进了牛头山医院,但是由于受伤太重,医生建议转院,之后转入了上海长海医院,医生看了情况表示,"病人伤势严重,需要手术,你们要有思想准备。保住命也可能醒不过,即使醒过来也可能全身瘫痪。"听了医生的话,赵吉玉说:"当时脑子里'嗡'地一下,他才十七岁啊,他还这么年轻,真的没办法接受。"经过手术,王又平的命总算保住了,但是造成了高位瘫痪(肢体一级残疾)。在医院里守着儿子,夫妻俩数天没合眼,眼睛都哭红了。儿子醒后,夫妻俩也不敢告诉他这个消息。夫妻两商量再多去几家医院看一看,不能放弃一丝一毫的希望。之后,又辗转了5、6家医院,做了几次手术,都是这个答案。他们这才把儿子带回家。回家后,虽然父母不忍心说出口,但是王又平知道自己没法站起来了。

刚开始的时候,王又平一直没办法面对自己瘫痪的现实,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于是,每天都在赵吉玉身上撒气,动不动就冲着赵吉玉生气,饭硬了不吃,菜咸了不吃,答应慢了要砸东西……有一次赵吉玉去田里种菜,很累,回来后很想睡觉,但儿子只顾自己看电视,并将声音开得很大,她让他声音关小一点,不料儿子居然将身边的遥控器使劲扔了过来,她默默地把地上摔成两半的遥控器捡起,然后坐在儿子身边,好言好语问他想要吃些什么,还是要拿点什么? 她知道,儿子一个人这么躺着闷得慌,一直等她回来想跟他说说话,所以每次他莫名其妙发火时,她都不生气,不觉得委屈。儿子看着母亲在默默收拾,他觉得很难受,哽咽着和赵吉玉说,"妈,我好不了了,你放弃我算了。"赵吉玉抱着他说:"我知道你难受,你别这样想,你就当多陪陪妈妈好不好。""妈妈,我真的很累,我拖累了这个家。""我们是一家人,不要说丧气话,只要妈妈在一天,就会照顾你一天。"母子俩抱头痛哭。这次之后,王又平很少发脾气,他也非常体谅赵吉玉的辛苦。

"你活下来,让我觉得很幸运"

刚开始的时候,赵吉玉说:"很不习惯,辛苦也肯定是有的,但是看到儿子好好的活着,又咬牙坚持了下来。"她说,那时候最怕夏天,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家里没有电扇,天一热,只能在地上铺床凉席睡,王又平躺着都会发热疮,一天要帮他翻身好几次,因为王又平生得比较高大,母亲赵吉玉帮他翻身非常吃力,有时候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

由于王又平胸部以下都没有知觉,所以他每天都是躺着,导致他肠胃不畅,平时总是肚子胀,每次饭后母亲赵吉玉都需要帮他按摩肚子及背部,促进肠胃蠕动,每次大便不畅,也是赵吉玉不嫌脏,帮他抠出来。王又平只要吃得多一点就容易拉肚子,一次是邻居家的桃子成熟了摘了一些拿来,王又平多吃了两个后,就开始肚子发痛,等到发现后已经是满屋子臭气,拉了一床。赵吉玉忙清洗被褥,为儿子换衣服。赵吉玉说:"已经习惯了,最多的时候每天要换九、十次床单。"之后,赵吉玉就每一餐饭菜、茶水都定时定量,防止他拉肚子。为了防止儿子独自在家发生意外,多年来她从未走过亲戚、出过远门。赵吉玉说:"现在还方便一点,以前没有手机几年都没联系远一点的亲戚。"平时她在家细心照顾儿子,为了让儿子全身血液畅通,她每两个小时为儿子翻身并且擦身,只要儿子说哪里不舒服,她就会马上到床边来看,平时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他们首先就想到给儿子吃。碰到好的天气,她就会推着儿子到村里散散步,让儿子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她说:"虽然他瘫痪了,但是我还是想让他多出去看看,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这样心情也会好一点。如果一直这样平平安安下去,我也算知足了。"

有人问起王又平是不是觉得命运特别不公平,他说道:"母亲跟我说,既然活下来了,虽然瘫痪了,但是对于我和你父亲,已经很幸运了,为了他们,我要好好活下去,就是很遗憾,没法像其他人一样孝顺他们。"

"这个家需要我,我不能倒下"

王又平瘫痪后,家里的负担很重,母亲赵吉玉要在家里照顾王又平,家里的经济负担一下子压在了父亲王正权的肩上,他每天起早贪黑,赚钱养家。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灾难再一次降临到这个本就不幸的家庭,父亲王正权也因车祸造成视力四级残疾。本来丈夫还能靠着开车送货补贴家里,车祸后的丈夫由于视力不好只能靠打零工来挣钱了,家里情况拙荆见肘。妻子赵吉玉看着瘫痪在床的儿子和视力不好的丈夫,暗暗决定不管有多困难一定要撑起这个家。她每天早上起来先去给王又平翻身,再做完早饭给丈夫和儿子吃好,就扛着锄头下地种菜,2小时候回来再帮儿子翻身,再下地,每天都过得非常忙碌,她说:"那时候根本没有时间悲伤,想着家里还有丈夫和儿子,不管怎样,都不能自暴自弃,种菜还能补贴家里。而且,那段时间根本不敢生病,也不能生病,我怕我一倒下,儿子和丈夫就没人照顾了。"再苦再累,赵吉玉都咬牙坚持。

他们的事情也得到了政府和村委会的关注,经村里对接丈夫王正权被介绍到新槐村做环卫工人。在2005年王又平被列为低保户,刚开始的时候每月也就是200-300的补贴,但这对他们家来说已经是锦上添花的好事了。赵吉玉说"这些年,我们一家没少让村委操心。逢年过节,村委工作人员都会在百忙中抽时间来看望我们,我真的很感动。"老人边说边擦拭眼泪。

母亲赵吉玉这样一坚持就是三十年,日日夜夜从未间断,周围人都很钦佩她,赵吉玉说:"他在我眼里永远都是那个孩子,他瘫痪在床,我就要做他的手和脚。"

在朴素的生活点滴中,她用爱心和奉献,用坚韧和顽强,为瘫痪在床的儿子撑起一片蓝天。这样一位普通的母亲,因深沉的母爱,极致的平凡衍生出了伟大。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