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2月7日讯(通讯员:陈少龙)在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长安村,
"糍粑的黏结成团,喻示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喻示着生活甜蜜幸福。就连清早打糍粑,起得越早也代表来年丰收越大,吃着软糯的糍粑就自然象征全家和和气气、团团圆圆、平平安安了。"村干部李春香说。
一大早,天还没亮,长安村里的村民们就早早的起床,把提前洗好、浸泡好的糯米放入木制的蒸桶里开始蒸糯米。今年七十岁的大伯丁大鹏有着几十年的打糍粑经验,他说:"蒸糯米的时间和火候都很有讲究,时间短了,米没熟,这蒸糯米的火不能大也不能小,中间更不能停。糯米没有蒸好做出来的糍粑就不好吃。"
糯米蒸好了,第二步就是打糍粑。将蒸好的糯米,倒入干净的石臼里,先用木锤围着石臼捣一捣糯米使其粘在一起,然后你一锤,我一锤,一上一下配合着打糍粑。打糍粑是耗体力的活,这时候需要大家组队轮流换着上。每到这个季节,村里的青年志愿者们就会主动到各家去帮忙,尽管没有老师傅那么熟练,但也有模有样。
当糍粑打至绵软柔韧时,就一把裹起平铺在准备好的簸箕上,将糍粑捏成拳头大小的团状,然后放入撒满黑芝麻粉和白砂糖的盘子里滚上一滚,香香甜甜的糍粑就出炉了,咬上一口,糯米的香气和芝麻的香甜让人久久回味。多的糍粑就平铺在簸箕上,放置通风处晾干,晾干后放入冷水中浸泡,能长时间保存。油煎、水煮、火烤变着花样都可以吃。
"打糍粑的活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记得小时候大家在一起玩耍那种热火朝天、其乐融融的场面通过小小的糍粑仿佛又展现在了乡民们的面前。"长安村书记何天堂向记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