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之乡”绍兴发布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服务专项计划-ku娱乐

“名士之乡”绍兴发布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服务专项计划
2020/11/26 16:43:00 编辑:‬ 吴洋 点击量:14021

浙江之声11月26日讯(通讯员俞丹)新发展格局下,乘着一体化东风,绍兴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抢抓集成电路发展的时间窗口,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首批全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集成电路正是绍兴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最具辨识度的高能级平台,对产业人才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

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为下好人才"先手棋",11月24日,绍兴市在2020中国(绍兴)第三届集成电路产业峰会上正式发布集成电路人才服务专项计划,积极构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金字塔"人才梯队和人才发展"生态圈",推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资金链协同发展。


打造"创新策源地图"

构建高素质人才发展生态"闭环"

作为绍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战场、浙江省大湾区六大新区之一的绍兴滨海新区,中芯国际、长电科技、豪威科技等产业"头部"企业争相入驻,带动形成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及应用的全产业链项目集群落户的发展态势,一大批集成电路产业高端人才正加速集聚于此,成为一个吸附大量人才的"强磁场"。

根据专项计划,绍兴重点聚焦研发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人才需求,定制一张从顶尖到基础、国内到海外、上游到下游的"金字塔"式"人才地图",全面形成"四张清单",即集成电路头部企业清单、大院名校集成电路专业清单、集成电路人才需求清单、集成电路重点攻关项目清单,建设绍兴人才大数据中心,定期发布集成电路人才供需指数,推动人才招引数字化转型。

对于集成电路高校毕业生,绍兴开通就业"直通车",制订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并以连续开行三年的招才引智"春秋专列"为载体,建立一批大学生见习、实习、实训基地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集成电路产业专线招才、驻点引才、云上觅才。

重引更重育。绍兴通过打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两张牌,一方面,巧借外力,建设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引进知名微电子领域高校院所在绍设立产业研究院或研究生分院,培养集聚一批"为我所用"的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做强主体,依托在绍高校设立微电子学院和集成电路相关专业,加大人才自我培养、自我输送能力,推动集成电路企业与高校定向式、订单式联合培养工程型、技能型人才,疏通集成电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输入的"源头活水"。

创新引才用才机制

推动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

在今年的"名士之乡"人才峰会上,绍兴在全省率先启动了绍兴滨海新区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创建,而"试验区"正是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推出的专项计划有不少创新之举。比如聚焦"放权松绑",充分赋予试验区人才"引育留用"自主权,主动下放市级有关权限,积极争取省级权限下放,给予"试验区"更多的人才改革红利。聚焦"来去自由",集成电路人才来绍创新创业,可以"户口不迁、关系不转、来去自由",政策兑现不受社保、户籍等限制;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人才流动通道,加强人才驿站编制保障。同时,对集成电路顶尖和领军人才给予更大的支持和保障,充分释放人才创新活力。

如何让全球优秀的集成电路人才和项目更加便捷地落户绍兴、加速成长,绍兴开辟一条项目落户"绿色通道"。比如集成电路高层次人才参评"名士之乡"英才计划可先申报再落户,适当提高入选比例;由顶尖院士专家举荐的项目和中国·绍兴数字经济全球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可直接认定并享受相应"一揽子"政策;加强与绍兴国际友城人才交流与合作,允许企业海外研发中心或分公司聘用的高端人才申报绍兴各级引才计划。同时,每年开展集成电路重点攻关项目"揭榜挂帅",更加精准延揽"高精尖缺"人才。

优化"全周期"服务

打造有温度的人才服务体系

人才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人才发展环境的竞争。近年来,绍兴不断升级人才政策、平台与服务,全力打造优质人才发展生态,激活人才发展的"一池春水",特别省对集成电路这样的高技术、硬科技,更是筑牢一道创新创业"防火墙",实行"风险兜底"。一方面,绍兴坚定不移走好"人才 资本"的路子,探索设立集成电路人才专项基金,完善人才服务银行金融产品,实施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综合保险,健全人才企业融资担保机制,推动"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人才险"服务集成电路人才项目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积极创建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加快筹建知识产权学院,开设知识产权学科,培育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