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1月26日讯(通讯员:陈少龙)秋天偷偷溜走,冬天悄然而至,天气开始逐渐转冷。在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吴村村,年糕作坊开始忙碌了起来。碾粉、蒸粉、揉搓、切断,村民们来回忙碌,热气腾腾的环境中,年糕的香味扑鼻而来。当地一直以来都有打年糕的习俗,在即将到来的冬天,村民们吃上热腾腾的年糕,寓意以后的日子年年高。
今年50多岁的杨水娥已经有20多年做年糕的经验,每年即将步入冬季,也就迎来了她最忙碌的时候。杨水娥说,做年糕的秘诀就在于把握好蒸粉这一环节,一直以来,她坚持使用土灶蒸粉。"不加锅盖,水蒸气能够往上跑,加了个锅盖,把水蒸气压下去了,蒸出来的年糕不香,冒气可以保持年糕的香度,香糯可口。"杨水娥说。
切断后的年糕,呈现圆条形或者扁长型,一个个整齐排列晾干,看上去显得胖乎乎十分软弹。目前,作坊主打的品种为黄色的南瓜味年糕与白色的原味年糕,之后,还将推出红糖年糕等。为了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每年最忙的时候,村里还有一些志愿者来帮忙,青年志愿者钮超告诉记者,最近乡村旅游游客多达10000余人,每天的产量要达到两三千斤,供不应求。
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好吃不贵的年糕也深受不少外地游客青睐。捧着一块刚出炉的热腾腾的年糕,嗅着扑鼻而来的纯粹的米香,咬上一大口,游客们感受着农家里特有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