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1月24日讯(通讯员:毛亮)"现在都能分清楚了,大家也都习惯了。"近日,在湖州长兴县和平镇和平村,李阿姨将分类好的垃圾破袋。经过专管员的检查后,投入易腐垃圾桶,而现场检查的照片,直接被上传到和平村"绿达生活"小程序上。
该村垃圾分类志愿者介绍,只要给每个垃圾桶上安装一个小小的芯片,村民通过扫一扫芯片上的二维码进入微信"绿达生活"小程序,用手机号获取验证码并登录即可,户主可以添加家庭成员共享这一个二维码,组成"数字家庭",这样的话,即使家里的老人不会操作,也可以由小辈帮忙完成预约回收和查看今日垃圾分类情况。李阿姨向记者介绍说:"比如我家中有十斤纸板可以回收,我就通过已登录的微信小程序"绿达生活"进行可回收垃圾订单预约,这个订单可以由村委会垃圾分类专管员在后台管理内查看,会显示我的姓名、电话、地址等详细信息,他们后台查看到订单后,就会对"可回收垃圾"的上门收集时间进行提前的管理。很方便,现在我已经很熟练了。"
为确保垃圾分类的准确性,和平村还积极推行"农户初级分类、片长二次宣传分类、质量巡查员三次抽检分类"的三级分类模式。"通过三级分类法,大大提升了分类的准确性,同时结合实际,实行'多层参与'管理,让新村整体垃圾分类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和平村垃圾分类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村民可通过扫描桶身上芯片卡上小程序码,实时查询积分详情和积分规则,如果自身积分已达到相应的商品积分量,可自行前往村积分超市进行兑换,由垃圾分类专管员对积分量达到一定程度的居民进行短信推送,提醒该户居民前往兑换商品,提高居民参与率与积极性。相反,多次上门宣传后仍然连续错误4次以上的,由片区负责人联合文明村结对单位"城市管理执法中队"的执法人员上门进行批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