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乐传新声——浙音合唱交响音乐会在衢州南宗孔庙精彩上演-ku娱乐

千年古乐传新声——浙音合唱交响音乐会在衢州南宗孔庙精彩上演
2020/11/22 13:14:00 编辑:谢一舒 点击量:12302


浙江之声11月22日讯(通讯员 孟欣东南阙里,三衢儒风。坐落于浙江省西部的衢州,自古以“南孔圣地”而闻名于世。11月21日晚,浙江音乐学院师生带着精心创排的合唱交响音乐会走进衢州孔氏家庙,通过创新音乐表现手法重新诠释南孔文化,让祭祀古乐再传新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添华彩。

南孔礼乐·孔祥楷先生音乐作品展演由浙江音乐学院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衢州孔氏南宗家庙管理委员会主办,衢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衢州南孔文化发展中心和浙江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管弦系、音乐工程系、音乐教育学院承办。浙音青年交响乐团音乐教育学院mtc合唱团在南宗孔庙的山水实景中,展示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原创、浙音教师创新性改编的祭孔音乐,用西洋管弦乐演奏与合唱、吟诵相配合的艺术形式,营造出庄重大气的艺术氛围,着力展现中华传统美学意象。浙江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胡建新,衢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建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利水市政协副主席琚建军孔子75代嫡长孙孔祥楷等出席

汤飞帆市长致辞中表示,孔祥楷先生为南孔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倾注了大量心血,特别是以孔氏南宗与传统诗词为题材,创作了很多音乐作品,在浙江音乐学院的支持与帮助下,孔府音乐作品优美动人地演绎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这次音乐会是一次南孔文化的盛会,必将以创新生动的形式,促进南孔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使南孔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发扬光大。

这次音乐会以孔氏南宗家庙举行的祭祀仪式——南孔祭典作为贯穿全场的脉络。南孔祭典在衢州延续800余年,一度中断。2004年,由南宗嫡长孙孔祥楷倡议恢复,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为打造百姓祭孔”“当代人祭孔”特色,“以古人之规矩, 开自己之生面”,南孔祭典大胆革新,将祭祀仪式中的歌舞演出部分剥离,独立为纪念晚会。孔祥楷还亲自创作祭典音乐,将2000多年孔子文化与西方音乐的精髓相结合。音乐会为观众先后呈现了大哉孔子”“南渡风云”“有教无类”“孔洙让爵”“彦绳复爵”“楷木圣像”“东南阙里”“浩浩中华”8首合唱作品,孔子思想、南孔历史、经典典故等融入音乐作品,再现了千年古乐下的祭典场景。最后,音乐会以恢弘壮阔的交响乐《兵车行》《蜀道难》收尾,中国传统诗篇名作通过西洋管弦音乐和合唱形式重新诠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鲜明的时代魅力。

2004年开始,衢州以南孔祭典为载体,有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播。南孔文化已经成为衢州乃至浙江重要的文化名牌。作为浙江省唯一的音乐高等院校,浙江音乐学院注重挖掘江南文化,将艺术与浙江的特色文化、大美山水有机融合。此次音乐会启用江南音诗画的概念,将山水实景、南孔文化两项最具浙江魅力的元素符号,与合唱交响艺术形式创新性融合,对于打造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推进衢州文旅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展现了浙音文化担当。

此次音乐会对南孔文化的创新性展示,是近年来浙江音乐学院整合优势资源,解码文化基因,用艺术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浙音将继续传承发扬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发挥“乐”的教化作用,使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百姓心田,更加彰显其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的独特标识。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