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1月18日讯(通讯员 李晓红)近年来,浙江省长兴县坚持城乡融合、统筹协同、分类推进,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在长兴大小乡村,参与垃圾分类的长兴人始终在各自领域尽施所长,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创新层出不穷。
为进一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垃圾分类新时尚”做文明诚信人,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垃圾分类工作。长兴县和平镇霅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党员们,结合基层党建和妇联的工作实际,创新工作举措,发起了“党员 妇女”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号召,以“红色领跑,巾帼主跑,全民共跑”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长兴特色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新路。
近日,霅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党员们又组织了辖区妇女代表开展了“半边天”助力美丽霅溪活动,为辖区家庭妇女们普及宣传垃圾精准分类知识,推广文明诚信码。
“我知道,果皮、残枝落叶是餐厨垃圾。”
“烟蒂不是有害垃圾啊?哦,原来属于其他垃圾。”
活动现场,党员和志愿者们通过发放宣传册、倡议书、宣传品等方式,让村民们对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和文明诚信档案进一步熟悉。
“村委给我们村家家户户都发了3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还有厨余垃圾袋,我今天回家一定规规矩矩分类。”霅溪村陈奶奶爽朗的回答,感染了更多村民前来参与活动。
长兴县妇联充分发挥联系组织妇女群众的独特优势,动员广大妇女、家庭广泛参与、共建共享,积极开展家庭生活垃圾分类行动,并逐步养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一种追求。以良好的个人行为影响并带动着家庭成员和身边其他居民加入到垃圾分类行列,传递巾帼正能量。
新时代农村妇女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受益者也是参与建设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半边天”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投身全村“垃圾分类”村庄清洁整治等行动。积极入户宣传垃圾分类四分工作,清扫村道、捡拾垃圾、清理杂草,妇女志愿者服务队让村庄“净”起来。
在上级指导下,霅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党员妇女代表,开始每周走进乡村,组织充分发挥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带领霅溪村广大妇女和家庭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垃圾源头分类处理,庭院绿化美化等实践活动,增强家庭和妇女的生态环境的公民意识,营造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人人参与、户户响应”的良好格局。
“一份垃圾分类倡议书,一份巾帼妇女承诺”。为了让更多的人熟悉垃圾分类法,她们自己动手撰写了《垃圾分类·妇女先行倡议书》,挨家挨户送到村民手中。妇女撑起垃圾分类“半边天”,她们发出倡议:少用塑料袋和一次性消费品,多用环保袋和可循环利用产品,增强忧患意识,不要因“垃圾围城、吞噬健康”而后悔。每个家庭成员要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大手拉小手、环保一起走”发挥智慧将再生资源变废为宝,发挥热情将绿色文明融入千家万户。
为了村庄干净美丽起来,霅溪村的志愿者们纷纷献计献策。每周,她们都会行动起来,成群结队带上清扫工具,清扫村道卫生;背着编织袋捡拾沟渠、河道内的垃圾;清理路边杂草,撒上花籽,期待来年花满霅溪。
霅溪村每月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部署会,并通过组织召开党员会议、妇女骨干会议等进行专题宣传教育。结合每月开展的主题党日等活动,积极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前哨支部、“村民说事”点、妇女姐妹驿站等阵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半年来,霅溪的党员干部和妇女代表纷纷走家入户,发放《垃圾分类“四分法”管理告知书》,与村民签订“垃圾分类诚信指数承诺书”。现场指导村民进行垃圾分同时,对全村党员、村民代表、保洁员、清运员、承包组长,进行每月一次的垃圾分类培训,普及“四分法”的基本常识和操作方法。以网格化服务和监督,跟进农户家庭,引领其他村民,了解怎么分、怎么处置、送到何处,同时赠设收集设施。
“我们村干部通过网格化管理方式,挨家挨户做工作。村委重点对路边、河边、田边等区域清洁整理,村民收拾自家院子。”在党员干部的带头引领下,全村一下撸起袖子,加油奋战三个月,整村环境得到大大的提升。
大学生村官小邹表示,工作中还得从生活圈、工作圈、朋友圈延伸开来,倡导绿色、低碳、环保、文明、安全、卫生的生活理念,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希望打造千百个“美丽家园”,为扮靓美丽浙江做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