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制造与人工智能领域“最强大脑”集聚 ——2020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在杭州举行-ku娱乐

高端制造与人工智能领域“最强大脑”集聚 ——2020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在杭州举行
2020/11/16 15:51:00 编辑:‬ 吴洋 点击量:11398

浙江之声11月16日讯(通讯员 谭大鹏 袁缘)11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浙江工业大学承办的2020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大会围绕“高端制造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主题,结合浙江制造业发展情况,开展高水平院士专家报告会、专业论坛、青年论坛等,针对数字化制造、极端制造、绿色制造等前沿领域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同时为浙江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建设提供有效参考,为区域经济治理体系完善与发展提供重要依据。来自全国机械工程领域的两院院士、著名专家、杰出学者以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以及各专业分会、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负责同志、学会会员、科技工作者等,共计1000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李培根院士致开幕词,他代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向前来参加年会的全国机械行业的科技工作者表示欢迎,提到了我国在战胜疫情过程中科技力量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以学会宗旨“联络机械工程同志、研究机械工程学术、并努力发展机械工程事业”为指引,共同担负起学术共同体的责任和使命,守正创新,同奋进,共担当,共同谱写机械工程事业新篇章。

浙江省委委员、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蔡袁强,浙江省科协秘书长谢牧人,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也分别致辞,欢迎全国各地机械行业科技工作来杭州参加机械行业的盛会,也希望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的院士、专家能为浙江传经送宝,为浙江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新思路、新经验、新智慧、新办法。

近年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以“繁荣学术,振兴产业”为原则,积极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不断发展壮大,在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助力国家制造业创新发展等诸多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浙江省经济综合实力联系平稳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特别是在今年疫情后的复工复产中,为浙江经济回暖提供了强劲动力。

“智能微系统技术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之一,与我国当前若干‘卡脖子’问题密切相关。这也就是说,智能微系统技术并不是为了追求单项的冠军(计算速度或存储容量),其目标在于从系统的角度解决目前的面临难题,增加可实现性,提供最优解。”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尤政在采访中谈到,技术及产品不能片面追求速度和容量,更重要的能够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时代引领者。他表示,中国拥有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正在成为决定国家未来竞争力重要的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机遇,把发展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放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的全局核心位置,通过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率先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战略制高点,共同构建我国新的发展格局。

“在产业数字化当中,实现企业机器化操作和数字感知,让机器更智能地为人工作,是当下的难题。因此,我们学院今年新设了机器人工程专业,着力培养新型专业人才,为现阶段的行业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姚建华表示,学院新开设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区别于传统机器人专业培养,培养方案中设计了更多前沿技术,会更加顺应当前互联网转型需求,毕业生会有更好的就业前景。

“智能机械制造需要高端装备工程,不仅要注重质量问题,更加需要创新性。我们要动员在机械制造业方方面面的力量,包括新产品的开发、上市的数据、技术的创造能力、质量的可靠性,还有品牌。”为什么要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杨华勇看来,以产业数字化推动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智慧融合,将构筑智能制造新动能。“大规模定制化和智能产品的消费升级倒逼了服务与制造升级,产业链结构优化则提升了行业经济的效率。此外,计算能力、可用宽带、产生数据、算法能力的加速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年会上,中国机械工程数字博物馆正式启动。未来,学会将组织开展机械工业遗产认定、机械科技人物事迹和科技成果采集等工作,把博物馆打造成展示我国机械科技领域成果、展示科技工作者风貌的高质量平台。这无疑给予了机械产业智能化发展巨大的动力。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