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伯年:以朱氏家风助推形成勤俭节约之风-ku娱乐

朱伯年:以朱氏家风助推形成勤俭节约之风
2020/10/23 21:45:00 编辑:‬ 吴洋 点击量:11951

浙江之声10月23日讯(通讯员:王澹)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家庭的价值追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少文人墨客都将勤俭节约融入家风家教中。理学家朱熹便是如此,他历仕四朝却安守清贫,曾题诗"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这种俭朴之风成了朱氏家训,被世代传承。

在位于湖州市长兴县太湖街道的朱熹后人聚居地——白溪村里,退休教师朱伯年一直践行着祖宗流传下来的这种家风家训。多年来,他不仅自己保持着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更努力地推广优秀的朱氏家风,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助推勤俭节约之风蔚然成风。

以自身为示范,践行"勤俭节约"的朱氏家风

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提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强调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朱伯年谨记在心,在生活中别人不要的废旧物件常有人放在楼口,他便收集起来,有的拿来修配一下能继续使用,有的可以成为为邻居修物件的配料工具,既方便了群众,也方便了自己。虽说修旧利废,不太时尚,很多人都说还不如扔掉去买个新的,朱伯年总是说能利用起来的不去利用本身也是一种浪费,不管大小多少,归根结底总是资源浪费,浪费总不如节约。他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他的行为也带动了很多居民群众,加入到为居民服务中的队伍中来。

依托朱氏宗祠,上好"勤俭节约"的德育课

家是社会的细胞,良好家风是社会风尚的根基,让勤俭节约之风在新时代成为推动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正能量,需要我们以优秀家风助推社会勤俭节约良好风尚的形成。朱伯年一直坚持勤俭节约,要从娃娃抓起。以朱氏宗祠为阵地,已退休的教师朱伯年再次上岗,经常为八小的学生上德育课。在朱家祠堂的古色古香的课堂内,朱伯年坚持每月2次为长兴第八小学的学生们上一堂朱氏家训"勤俭节约"课,教育孩子们从小就要养成不浪费、爱节俭的好习惯。以优秀传统家风涵养"崇尚节俭、反对奢侈"的价值追求。他告诉孩子们,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家庭的价值追求。"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自古以来被看作是持家之宝、兴业之基、治国之道。

加入后浪宣讲团,带动一批群众"勤俭节约"。

太湖街道成立"太湖后浪"宣讲团,邀请朱伯年成为宣讲成员打造"阵地宣讲",让勤俭节约的思想真正的落地生根。朱伯年依托朱家祠堂,打造成实体化宣讲阵地,每月固定开展宣讲活动2次。同时,为了让朱氏勤俭节约的家风能吹进千家万户,他主动创新打造"移动讲堂",结合党员轮训、主题党日、文化下乡等活动载体,免费帮助大家开展宣讲活动,做到"五进"宣讲接地气,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单位开展系列勤100余场次。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