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萃诗画泰顺 传承工匠精神”。10月18日上午,2020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工艺品制作(石雕工)职业技能竞赛预赛和“泰顺杯”浙江省首届石雕技能大赛在泰顺圆满落幕,大赛决出两项赛事的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为全国石雕职业技能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
优质的职业技能竞赛,是行业落实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升职工技能素质的重要载体。作为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泰顺分会活动,本次两大赛事活动旨在更好地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进石雕传统技艺的继承、创新与交流,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评、以赛促建。同时,借此大力引聚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来泰开展学术交流和项目签约,以科技创新推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转型升级,以创新理念、创新思维推动泰顺绿色高质量发展,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贡献泰顺力量。
在为期5天的赛事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72名“能工巧匠”齐聚一堂,共同切磋技艺,助推泰顺石雕工艺发展。据了解,选手们在开幕式结束后即刻抽签确定实操工位与选石,并立即对选中的泰顺石进行为期三天的实操创作,闭幕式上宣布本次比赛成绩并举行颁奖仪式与作品讲评会。在本次赛事上,施浩泉雕刻的作品《类聚》,陈学农雕刻的作品《二甲传胪》,吴洲杰雕刻的作品《白云深处有人家》获得“泰顺杯”浙江省首届石雕技能大赛一等奖,施浩泉《类聚》,陈学农《二甲传胪》获得2020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工艺品制作(石雕工)职业技能竞赛预赛一等奖,吴洲杰《白云深处有人家》,庄建鼎《墨色荷香》,郑道华《其乐融融》,吴玉辉《笑口常开(大肚弥勒佛)》,董仁庆《不老的传说》获2020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工艺品制作(石雕工)职业技能竞赛预赛二等奖。此外“全国赛预赛”三等奖获得者8人,优秀奖获得者7人,“泰顺杯”二等奖获得者6人,三等奖获得者9人,优胜奖获得者5人。
活动得到全国石雕行业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业界人士云集泰顺或参赛比拼或观摩交流,为这次石雕行业全国性的盛会助威喝彩。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任建新认为,这次大赛汇集了多个省份的石雕高手参赛,是石雕行业的一次盛会。参赛选手充分体现了吃苦耐劳的劳动者本色,奉献了精湛的技艺,为我们带来石雕艺术美的视觉盛宴。记者现场采访了“泰顺杯”浙江省首届石雕技能大赛三位一等奖获得者,均表示本次赛事不仅是提高自身技艺的交流平台,更是对自己的肯定,紧张的赛事使三位选手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采访过程中仍能感受到他们获奖后的高兴和激动。
泰顺生态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乡土风情浓郁,素有“世界蜡都”之美誉,并拥有已探明储量5000万吨,远景储量在1亿吨以上的宜雕琢、宜制印、品质优、用途广等特点的泰顺叶蜡石矿系。泰顺石以其温润的质地、斑斓的色彩和奇特的纹理而闻名,历来被雕刻界奉为珍宝。近年来,泰顺秉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泰顺石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项特色朝阳产业和极具发展潜力的支柱性产业来打造。截止目前,全县从事石雕技艺人才达1500多人,摘得“中国石雕小镇·泰顺”、浙江省四大工艺美术重点发展区域之一等多项殊荣,泰顺石雕作品先后荣获国际级工艺美术“艾琳奖”、国家级工艺美术“百花杯”等各类奖项1600余项。如今,泰顺已建成“一院一镇一园一校一街区”等产业发展平台,逐步形成原石供应、人才培育、研发设计、工艺创作、产品营销、品牌推广等环环相扣、层层对接的生态循环产业链。该县共有从事“泰顺石”创作和销售的企业102家,实现总产值近4亿元,辐射带动10多个乡村集体收入增收2000多万元。据泰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胡荣登介绍,下一步泰顺将精准发力,加快泰顺石产业发展进程。不断深化“泰顺石 文化 旅游”的发展思路,有序做好树品牌、创特色、提内涵、搭平台、抓产业等工作,努力打响“中国名石”品牌目标;发挥优势,全力聚焦产业链发展模式。高质量谋划泰顺石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资源,加大培育打造高精尖的工艺美术人才队伍;协调配合,持续为行业建设加油助力。充分利用泰顺地域特色举办各层次赛事、论坛等活动开展合作、共建共融,切实在推动行业发展上发挥好行业纽带和产业踏板作用。
此次活动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泰顺县人民政府、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温州市总工会、温州市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温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承办。(浙江之声记者王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