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0月6日讯(通讯员陈娥)10月6日,杭州桐庐(旧县)第五届国际金秋桂花旅游文化节在母岭村开幕。走进村子,不管田间溪边,还是房前屋后,每一阵微风,每一次呼吸,就带来一股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气,整个村子都被桂花裹起来了。
黄金周里,母岭村处处有黄金。本次金秋桂花旅游文化节,新意迭出,嘉宾云来。当日下午,“桂食山坊”揭牌,“美丽乡村3.0版研讨会”大咖云集,浙江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江弱水等,从各个维度对美丽乡村建设发表了见解和建议。当晚,举行“桂雨山房·舒羽工作室”签约仪式。诗人作家、桐庐乡贤舒羽和浙江大学教授、建筑设计师贺勇,为大家解读项目进程以及“旧县国际写作中心”的内涵。而一场在母岭村文化礼堂举办的“星空桂花宴”,将原汁原味的“母岭味道”呈现给每一位闻香赶赴旧县的嘉宾。金秋桂花旅游文化节上,杭州明珠频道主播兼作家、家喻户晓的名嘴阿六头安峰,用桐庐话说母岭桂花;浙江广电集团浙江之声主任播音员和朗诵家唐克、杭州文广集团主持人兼导演陈立等文艺大咖,跟旧县中心学校的孩子们联袂表演“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主题诗词朗诵,感受旧县人民金桂镶边的日子。
此外,非遗文化民俗展示,桂花网络直播带货,桂花王、安乐石、古井亭等旅游景点游戏打卡,一系列丰富的活动让母岭村的桂花产业更有文化韵味,也让游客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真正体验一回美丽乡村休闲游的乐趣。
从2017年起,母岭村一直致力于推进桂花产业的发展。 从最初的单一卖桂花苗木,到开发桂花酒、桂花糕、桂花茶、桂花酱、桂花香囊等系列桂花产品,再到“桂花宴”省级地方特色名宴,桂花系列产品不断丰富和升级。如今的母岭,不仅修整了皇刨井、安乐石、桂花王、荷花塘等景观小品,更有新建的公共文化礼堂、游客接待中心、星空洞藏酒窖,形成了串点成线的旅游线路。疫情期间完工的百桂园,已经逐步成为桂花品种展示的博览园。
此外,母岭村还与与杭州安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从产品电商化营销入手,推进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在网上农博会、安厨优选开展线上销售。一百多名村里的年轻人被组织起来,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在网上开设微店。从桂花产品开发以来,单单桂花酒已经卖出4万多斤,为母岭村增收近80万元,营销数字化应用取得初步的成效。桂花产业已再次从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大步走向数字赋能产业发展的新路。
小小的一缕桂花,背后折射出美丽乡村3.0不断升级的丰富内涵,桂花产业的致富之路已越走越宽。下一步,母岭村将以数字乡村建设为契机,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母岭村的桂花产业是在党组织引领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从最初的“一颗党员一颗桂花树”到如今的“一个支部一款桂花产品”,其间凝聚了村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未来,村党组织将进一步借助县级党建金融联盟的平台,带领党员、村民不断做大做强桂花产业,让党旗更红、桂花产业更香。深化数字营销。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桂花产业数字化建设,包括桂花产品、文创产品、乡村精品线路、农家乐和名宿等农旅产品的电商化打造,品牌数字化传播,数字化推广营销,村级物流体系搭建等。依托网上农博、安厨优选、抖音、微博等线上营销推广平台和培训、游学、乡村游等推广渠道,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数字化营销模式,强化品牌传播,多渠道提升母岭品牌影响力和溢价。将从0到1的产业特色村的创新用数字赋能赋能,完成1到100的快速发展,真正实现数字致富。开展数字治理。依托县级统一的治理和服务平台,全面推动基层治理向村级延伸,建立积分奖励机制,以文明积分作为乡村治理的有利抓手,通过积分换取礼品、积分换取信用、积分换取贷款、积分换取分红等方式,带动乡村居民积极的参与到乡村治理之中,完善提升乡村治理“三治” “智治”的综合治理模式,提升母岭村治理数字化水平。开展数字服务。面向村民、游客提供一图感知母岭的应用,涵盖垃圾分类点、交通导航、精品旅游线路推荐、景点讲解、导游导购、餐饮民宿信息分类等内容,为村民和游客提供全景、音频、视频、地图等形式的数字化体验。开展数字监管。基于地理信息技术,打造桂花全产业链一张图,包括桂花资源分布图、产品电子合格证、产品营销、农旅项目监管(项目信息、工程进度、合同情况等)、三小管理(小额资产、小额资金和小额工程)、垃圾分类监管、公共服务等状况以及变化趋势,为相关管理者提供母岭当前运行状态,提升决策的数据支撑能力。将母岭村打造成为新时代的“数字乡村”“创业乡村”“艺术乡村”。
来最美的地方,过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