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0月2日讯(通讯员鲍巧敏、张蕾)这几天,金桂飘香,一串串红灯笼装扮出了节日的喜庆。在杭州西湖区板桥村,随着10千伏金星6605线的拆除,标志着美丽乡村电力改造工程“五年攻坚战”顺利收官。
自2015年4月以来,西湖供电分公司在龙坞拉开美丽乡村电力改造序幕,启动农村电网新建以及上改下工程,由西湖区政府投资17.8亿元专项资金,五年来共新设10千伏电缆线路398.6千米,拆除10千伏架空线路216千米,完成46个村的电力改造,惠及区域达92平方公里。
经过五年来的改造,西湖龙坞村整体用电可靠性提升41.2%,达到99.99%以上,相当于发达城市市中心水平。
美丽升级
说起杭州龙坞茶镇,以前人们的印象是:茶园秀美,环境却不尽如人意。而如今的龙坞,既有“花深不辨径,地寂惟闻鸟”的诗意,更有“一叶香茗富山乡,画外龙坞名远扬”的招牌。满目茶园翠,十里桂花香,在茶园和群山中隐藏着一个个美丽的乡村,这里环境整洁、生态宜居,充满艺术气息的房舍与依山层叠的茶园和谐辉映。
“规划越来越好,村子越来越美,村民们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提起近年来龙坞的变化,外桐坞村村支书张秀龙很是欣喜。他坦言,这几年村子一直在搞美丽乡村建设,而鳞次栉比的电线、老旧电杆就像在画卷里面胡乱划了几条黑线,如何让供电设施与青山古村无缝融合让人十分头疼。现在,村子里没有了“蜘蛛网”般的线路,架空线全部入地,电表箱整齐划一的排列在墙角,走线都经过精心设计。张秀龙说,各种电力设施和村落融为一体,走在路上,不注意的话基本看不到电力设施了,用电却更加可靠了。
电网升级
“感谢你们供电公司,把电线拆了埋到地下后,我们家再也不跳闸断电了。”家住双浦东江嘴村的赵忆聊起三年多的改变,打开林话匣子。乘着“江鲜”和“农家乐”的东风,赵忆在自家开了个农家饭馆,让许多人觅香而来。然而新增的十几台空调、冰箱、消毒柜、电开水器等,却让电路不堪重负。“平时客人一多就要跳闸,遇到台风天气雷雨季节,生意都做不安稳,就怕遇到整条线路故障停电。”
比赵忆更加担心的是西溪供电所设备运检班班长倪前程,“以往迎峰度夏期间,我们抢修队伍都绷着一根弦,时刻准备出发抢修。”倪前程所在的设备运检班辖区内,骆家庄是典型的“城中村”,电力网架结构薄弱,线路、设备老旧,容量不足,夏天的晚上家家户户开起空调,特别容易出现电力故障。
“美丽乡村电力改造,不仅是简单的电力上改下,更加快了坚强智能配网的建设进程,网架结构更加完善,供电能力大幅提升,恶劣天气频繁故障停电将成为历史。”倪前程自信满满的说。
致富升级
如今,依托绕村、华联两个村的兰里景区拔地而起,漫步在景区里,处处兰花丛丛、幽香阵阵,曾经“荀子植兰”的佳话再次重现,村居、河港、田园星罗棋布,灰头土脸的民居变身艺术工作室、茶楼、餐厅、精品民宿,不仅构成了一副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精致画卷,更富有一股独特的书卷气息,自2018年建成后,知名度不断攀升,成为了又一个世外桃源,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光度假。此外,还建成了首个都市田园综合体,将好山好水、现代生活、传统工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多个产业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原住村民主动参与的良性产业链。
“景区和村庄所有电力管线入地,还规划建成了景观灯带,对发展生态旅游、提升村庄形象,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西溪供电所所长钱永忠也是一名“老三墩”,他亲历并参与了双桥区域华丽蜕变的全过程。“在电力改造初期,我们就充分考虑到了今后的发展需求,提前部署了台区布点负荷预留,预计能够满足未来五年的用电需求,小微企业入驻不用担心电力供应不足了”。
“要致富,先修路”,如今的美丽乡村电力改造拓宽了“电”路,为产业发展升级和新农村建设铺了一条康庄大道, 美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