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9月27日讯(记者王晓玲,通讯员柴天明报道)9月26日,2020中国(海宁)半导体装备及材料精英峰会在海宁举行,包括院士级专家、行业领军人物等300位嘉宾出席活动,共同见证海宁企业芯盟科技研发的全球首款异构单芯片集成ai芯片的正式发布。
"别小看它,它打破了传统同构芯片内储存与计算间的数据墙,实现了数据存储、计算的三维集成,将应用于类人感知与决策应用场景,是存算一体化领域的重大突破,可降低应用产品智能化的行业成本,加速人工智能驱动的产业升级与变革,是海宁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浙江芯盟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研发cto谭经纶介绍,该芯片主要应用于类人感知与决策应用场景,如用在安保领域、医疗领域等,可使天眼监控、远程诊疗等技术运算更快、精准度更高、逻辑判断更强。
曾几何时,海宁在不养大规模牛羊、不产一张原皮的背景下,建起了全国最大的皮革专业市场。如今,海宁正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再一次让一个新的产业在这里"无中生有"。海宁泛半导体产业"从无到有"、逆势增长的背后离不开多样要素的给养。用海宁市委书记朱建军的话说,"我们打造了政策、资金、人才等全方位服务链。"
近年来,海宁市先后出台一整套政策意见,对项目招引投入、税收返还、贷款贴息、ipo上市等都给予重点支持,对特别重大产业项目给予"一事一议"综合扶持。同时在原有10亿元泛半导体产业基金基础上,今年7月16日,又牵手国家大基金旗下的芯鑫租赁、安芯投资,成立了16亿元的"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和20亿元的"半导体芯鑫租赁平台",专门用于产业支持。定向为半导体产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早在2018年就设立海宁市集成电路技术学校,建成实训基地,与法国有关机构合作,举办中法合作高技能人才培训班。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给予了半导体产业进一步的税收优惠支持,海宁税务部门通过重大项目税收服务专员工作机制,加大政策宣传辅导,切实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
峰会上,海宁市委书记朱建军表示,三年多来,海宁找到了泛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金钥匙",创立了泛半导体产业培育发展的"方法论",锚定了泛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总目标",打开了泛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大空间","海宁速度"正被不断刷新。"2019年全市泛半导体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今年1-8月虽受疫情影响,但仍实现了34.5%的逆势增长。我们力争到2025年,实现核心产业营业收入500亿元以上,再通过几年努力,达到"千亿级"规模。"朱建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