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蝶变!富阳这条溪书写出一份漂亮答卷-ku娱乐

十五年蝶变!富阳这条溪书写出一份漂亮答卷
2020/09/05 21:59:46 编辑:徐锦萍 点击量:12515


富阳有一条大源溪,

历经十五年的蝶变,

这条原本因造纸业污染的黑臭河,

已变身成为

“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河。

而这一变化的起点,

要从2005年9月5日说起。

↓↓↓




大源溪十五年蝶变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也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考察大源溪15周年。


▲如今的大源溪塔堰村段(朱啸尘/摄)


  2005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来富阳考察富春江水环境治理,途径大源溪塔堰村段时驻足停留,随后他要求把发展生态经济特别是循环经济摆上重要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自那一天起,富阳下定决心:拒绝黑色gdp,启动造纸行业整治计划。


  2005年至2016年期间,富阳共投入123亿元,实施了六轮造纸行业整治提升。2016年底至今,富阳又全面打响造纸行业整体转型号角,拔掉500多根烟囱,腾退造纸及其关联企业1000多家。与此同时,富阳还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拂去了富春江两岸包括大源溪在内的十条河道在工业化进程中留下的沉疴旧疾。


  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消灭垃圾河、黑臭河、整治“三违”企业、污染企业、改造沿线雨污水管网、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大源溪沿线乡镇、相关部门、企业、行政村同心协力,打出了一整套大源溪综合整治“组合拳”,剑指沿溪各类污染源。



  如今的大源溪下郎桥至蒋家村段常年达到二至三类水体,蒋家村以上河段为二类水体,重现了鱼虾成群,白鹭齐飞的美丽生态画卷。






家乡记者写家乡·行走大源溪


为全面展示大源溪沿线15年来的显著变化

充分体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在富阳的生动实践

“家乡记者写家乡·行走大源溪”

重大主题报道即日启动



接下来的一周

来自大源溪沿线乡镇的“家乡记者”

由富阳日报5名记者组成的采访团

将重走家乡道路

细说家乡变化


他们将身处大源溪沿线的

大同村、东前村、蒋家村、董家桥村

听听家乡如何找回绿水青山

赢回金山银山的动人故事


来源:杭州富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陶娄波、孙李华、王军/视频 富阳日报记者 董剑飞/文字 朱啸尘/摄影 金飞 李宇雯/视频)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