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3个月!临建高速首座预制装配式桥梁“拼装”完成-ku娱乐

提前3个月!临建高速首座预制装配式桥梁“拼装”完成
2020/08/19 21:55:02 编辑:谢一舒 点击量:11652


浙江之声8月19日讯(陈静文 王珑8月18日,随着最后一块梁板的安装完成,浙江省交通集团临建高速首座预制装配式桥梁——小昔坞口桥主体工程施工完成,这也是继今年4月以来,临建高速在全国范围内开启山区高速大规模应用预制装配式技术的新进展。

临建高速小昔坞口桥全长368.2米,是临建高速全线五座装配化桥梁之一。借助预制装配式技术的应用,该桥梁的施工建设时间从7个月左右缩短至4个月,节省工期近3个月。

据现场技术员透露,在传统工法中,桥梁的立柱和盖梁都在施工现场浇筑,人员投入多、现场作业时间长、环保压力比较大。遇上夏季高温天气,施工作业非常辛苦。启用预制装配式技术后,立柱、盖梁可以在预制场提前制作、养护,运送到施工现场再由专业工人安装。“正常情况下,我们1天内能安装8根立柱、4个盖梁,这在传统施工中最起码需要30天!”

面对项目先行段将于2022年杭州亚运会前建成通车的建设任务,预制装配技术有效降低了现场作业带来的污水、扬尘等污染,大大减少现场作业时间,有效缓解了临建高速建设工期紧张的难题,同时也为项目打造绿色环保型、环境友好型、创新驱动型的绿色公路提供了ku娱乐的技术支持。

而对于不断探索转型升级的临建高速来说,预制装配技术的应用,也为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提供了有利契机。

在距离小昔坞口桥不远的预制场,每位工人都有着明确的职责分工。经过bim技术对施工技法、工艺的培训以及流水化作业的反复打磨,技术好、流动性小的产业工人队伍不断成型,产业工人的收入也随之增加。据项目部副经理王玉飞介绍,预制场里熟练工种的产业工人月收入已达到8000-10000元。

创收之余,产业工人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回馈着交通建设。在装配式立柱预制过程中,预制场梁场班组的产业工人结合多年的从业经验,在生产厂家的配合指导下,提出以橡胶圈代替止浆塞的三微改,定位了灌浆套筒,有效化解了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液进入套筒的难题,提高了装配式立柱的施工效率和质量,为早日打通浙皖省际通道、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交通基础设施。

据悉,临建高速北起千秋关隧道,终点接杭新景高速公路安仁枢纽,路线全长约85.5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项目总投资约206亿元,建设工期42个月。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