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8月7日讯(记者王娴、通讯员倪胜)“预警!预警!某村卫生室某医生疑似正在违规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浙江省台州玉环市“智慧卫监”平台上正跳出诊疗异常警示信息。当地卫生行政执法人员马上赶到现场,及时纠正了该村卫生室违规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将医疗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这是目前浙江省卫生系统“智慧执法”的缩影,它的背后不仅折射出了高效、也看到了政府部门全力精准服务百姓健康的决心。
发现难、取证难,证据易灭失等,曾经是传统监管的最大难题。如何破解难题、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浙江的“卫生铁军”给出答案。
搭建“智慧卫监”平台,盘活卫生健康大数据
2019年,浙江省卫生健康委搭建了“全省卫生行政执法和服务平台”,将分散在各层级、各专业的数据进行统一汇集。其背后就是利用中台数据处理技术,将不同源产生的数据,通过清洗、转换,形成国家数据交换标准、部门数据交换标准、层级数据交换标准、视频数据接入标准、监测数据接入标准等,将不同“语言”、不同“身高”的数据有了可交换、可比对的基础,盘活了十几年的卫生执法相关数据“国有资产”。
多领域布局物联网、视联网、舆情评估等监测监控技术
浙江省首先从民生比较关切的医疗废物监管入手,加大资金投入,对医废产生、收集、转运、贮存、处置等环节的行为进行物联网监测、视频网监控,用1年时间将监控、监测技术覆盖到全省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紧接着全省口腔诊疗机构高压灭菌设备温度、压力监测技术,非法行医社会监督信息收集监测评估技术,宾馆保洁监测数据,游泳场馆水质监测技术,3d眼睛消毒监测技术、公共场所吸烟监控技术等,正在快速布局。网络医院监测、微生物实验室监控、计划生育政策评测、疫苗安全监控等多领域应用正在规划。
推广非接触式智能化监管方式,预警、核查、处置、汇集全闭环
6月6日,温州文成县卫生执法人员周琦突然在执法手机上接到由省数据中心推送的“文成县某医院的18家医共体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超过24小时未转运到贮存点”,要求其5日内处置完毕,推送信息随附18家医共体单位地址、异常行为简述及处置中需要填写的检查内容。执法人员周琦和同事根据推送信息指引,赶到18家单位共同的贮存点,迅速发现医废接受登记系统出现死机,接受信息未上传,排除故障后,该预警信息解除。这是浙江省应用非接触式智能化监管,实现预警、核查、处置、汇集全闭环“监管的监管”首个成功场景。至7月31日,医废监管类似场景已“上演”320场次,医废监管已从人工监管、智能化监管,到全封闭“监管的监管”的“蝶变”。
随着医疗卫生机构多元化非接触式智能化监管的不断深入,浙江省持续抓好风险监管调度中心平台的建设,从执法工作现场检查到非现场监控拓展,到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从现场监管到非现场智能监管的“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