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8月4日3时30分前后在浙江乐清沿海登陆后沿温州乐清、台州仙居、金华磐安等地一路北上,受台风影响期间,缙云县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部分村庄受灾严重,壶镇镇北部原白竹乡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其中包坑自然村当晚全村失联,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不管多晚,不论多难,都要想尽一切办法进村去摸清情况,至少要知道村民们是否安全!当然,你们也一定要确保自身安全!"8月4日晚10时许,一支由乡镇干部、公安、民间救援队力量组成的临时先锋队集结完毕,缙云县副县长、公安局长陈卿对先锋队的特殊任务进行紧急部署。
在进行了连续10多个小时的救援后,大家的下一个救援目标是失联的包坑自然村……
面对台风,奋战在抢险救援一线的公安民警、辅警不辱使命,冲在抗灾救灾最前沿,使党徽在洪峰浪尖上熠熠生辉,使警徽成为暗夜中那盏最亮的明灯,展现出缙云公安不畏艰险、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成为抗洪抢险中的一座座坚强堡垒。
"时间就是生命"
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包坑自然村有三位老人被困。"中午1点多,缙云县公安局壶镇分局接到旸村包坑自然村村民的报警电话。值班民警朱国清与同事立即赶赴现场。包坑自然村是原白竹乡较为偏远的山村,出警途中民警发现,去包坑自然村的几个必经村庄均已被洪水淹没,前往村里的道路、桥梁都被洪水冲垮。自接到报警电话后,村民便失去了联系,不知道村内情况,路也没了,要去包坑自然村救援仅凭几人之力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朱国清和同事立即向所里请求支援。
其间,来自原白竹乡几个村庄群众的报警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接警台铃声不断,出警民警一波接着一波。
"先救人!"作为第一波到现场的救援力量,朱国清和同事直接冲进水里,跟着村民与其他赶到的救援人员一起立即投入到现场救援当中。"就是一路跟着村民走,哪里房子塌了,哪里有人被困,就往哪走。"朱国清说,当时现场一片混乱,不知道具体情况,只能一间间房子去问,有人被困了,就去救。
水深的地方洪水已没过胸口,有的群众因为害怕下水,呆在楼上不肯下来,为避免房屋倒塌造成的危险,朱国清一个个前去劝说,扶的扶,背的背,尽自己最大努力将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很快,增援队伍相继到达现场,现场救援逐步有序开展。
"看到救援队人员抬着门板出来,一位老人躺在上面头上盖着被子,心头一惊,听到救援队人说'人没事',就赶紧从他们手中接过门板,狂奔向安全地带,将老人送上救护车。"壶镇派出所民警黄君威作为增援力量来到现场,来不及多想就投入到救援当中。身上的警服湿了干,干了湿,却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时间就是生命,心里只想着人没事就好。"
"再难都要去!"
全村失联,先锋队连夜徒步进村
傍晚五点半左右,洪水逐渐退去,原白竹乡外面几个村庄的群众已基本转移到安全地带。
然而,包坑自然村依旧全村失联中。
"去包坑自然村的必经之路全被冲垮,洪水水流特别急,不仅看不清路,连冲锋舟都无法进入,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返回来向领导汇报,重新讨论救援方案。"8月4日下午,巡特警大队民警谢彬健带队作为第一批探路小分队试图前往包坑自然村救援,无奈被洪水阻挡了去路。后几波社会救援力量想尽各种办法均以失败告终。
此时,天色已暗,路没了,全村处于失联状态,具体情况不明,要入村更是难上加难。为确保万无一失,救援人员只好暂时撤回指挥部重新讨论救援方案。
经讨论,指挥部决定抽调乡镇干部、公安、民间救援队力量成立一支10人先锋队,由村书记带路徒步爬山入村。而作为最早的一批探路人员,谢彬健自然就成了这支先锋队的成员之一。
"不管多晚,不论多难,都要想尽一切办法进村去摸清情况,至少要知道村民们是否安全!" 晚上10点,一声令下,先锋队集结出发。
由于对当地山路不熟悉,先锋队成员一路摸索前进,"水路走不了就爬山,山上没路了就下山走水路,大概走了一两个小时才到的。"
到村里后,发现全村几乎到处都是水,深的地方路面以上有3米左右水深,许多房屋第一层都被淹没了。全村漆黑一片,先锋队成员仅凭手电筒微弱的光线对村里进行挨家挨户敲门询问,确认群众是否安全。
经了解,全村处于水电全无,通讯全无状态,全村村民被困在村内,有数间民房被冲毁,村民除一人因房屋倒塌被压外,其余人员均安全。
"大家呆在楼上别出来,注意保护好自己,等明天一早,就会有人运送救援物资进来。"谢彬健同先锋队成员一起一路向村民们喊着。
"看到你们,我们就安心了。"深夜里,村民们激动地说。
安抚好村民后,先锋队从包坑自然村回到指挥部汇报现场情况,已是第二天凌晨3点多。
"村民还需要我们,我们就必须坚守在这里"
台风过后,坚守依旧
8月5日,雨过天晴,大水虽已退去,但各类基础设施遭受重创,道路上满是隐患和台风留下的垃圾,为尽快恢复村民生活秩序,民警、辅警们依旧坚守在几个受灾村庄里,全力以赴维持秩序,开展清障、消除隐患,帮助群众清除垃圾、清运淤泥等。
而包坑自然村目前情况如何?壶镇分局分局长周大勇依旧心有牵挂,一早,他专门安排民警李权航带队前往包坑自然村了解情况。
水位虽退下了,但去往村里的必经之路没有恢复,车子依旧无法通行,民警们只能徒步淌水过河前往。经过40分钟步行到达包坑自然村,村内水电通讯仍未恢复,但在乡镇干部和救援队人员的帮助下,村民已在有序恢复生活当中。
"需要帮忙吗?""有什么困难跟我们说,我们尽力帮你们想办法……"李权航一边走一边给村民们搭把手,同时一路排查安全隐患,确保村民后续安全。
从包坑自然村出来已是中午,李权航又去几户困难村民家走访,了解受灾情况,帮忙清理垃圾,并将受灾情况一一记录下来。
"看到自己警务区村民受灾,真的很心疼,在尽全力做好职责本分的同时,能帮一点是一点吧。"李权航说。
"虽然洪水退了,但交通秩序维护、村内安全隐患排查、灾后恢复等每一项工作都非常重要,村民还需要我们,我们就必须坚守在这里。"作为现场救援指挥,周大勇部署好下步工作后,坐车上匆匆扒了两口饭又到村里排查。而此时,他已经连续30个小时没有休息了……
台风过后,他们坚守依旧,奋战依旧……
(通讯员 朱晋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