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领绿色发展 助力低收入户增收-ku娱乐

红色引领绿色发展 助力低收入户增收
2020/07/24 22:21:46 编辑:‬ 吴洋 点击量:14837

浙江之声7月24日讯(通讯员 宋英杰)"今年夏季的芦笋长得可真好,我们采摘都来不及,幸好有村里的志愿者们来帮助我们一起采摘"。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长城村"十百千万"助农增收芦笋帮扶基地内,低收入农户郑明水边采摘芦笋边高兴地说道。

 

2010年,和平镇开始建设省级农业综合园区,长城村敏锐地"嗅"到了机遇,经过几轮外出考察,村委班子研究决定发展现代农业,种芦笋。"当时,村民们都不愿尝试,我们村党员干部带头种,集资100万元,建造了长兴许长蔬菜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00多亩,第一年每亩收益10000元以上。"长城村党总支部书记徐伟良回想起当年的决定,这样说道,"虽说现代农业效益好,但是前期投入大,一个蔬菜大棚前期投入就要1.7万元左右,有些农户迈不开这个步子,只有让公司参与其中,通过融资解决前期基础设施投入的问题。"

在徐伟良的支持和鼓励下,长兴远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村里形成"合作社 公司 基地 农户"的管理经营模式。根据村庄内"农田多、鱼塘多、桑地多"的特点,公司进行蔬菜大棚、标准鱼塘的建设,然后再把这些农业设施承包给农户。"不仅帮我们建好大棚,村里还出面担保,解决了资金这个'拦路虎'。"拿着35万元贷款、承包起20个蔬菜大棚的村民罗卫强说。

伴随着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长城村不仅仅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更是把眼光放到了农业帮扶上,让全村村民都能共同富裕。由于今年入夏早、气温平稳,加上前期的施冬肥和留母茎,长城村35亩芦笋助农增收帮扶基地的芦笋长势好、产量高,平均日产量达到600斤左右,上个月,低收入农户易明娥的工资已有3000多元。2019年,易明娥在长城村芦笋帮扶基地增收5.1万元,今年更是信心满满有望超过去年。

自建立35亩的芦笋助农增收帮扶基地以来,长城村党总支定期邀请土专家对低收入户进行技术指导,组织村干部和志愿者每周六开展志愿帮扶活动,同时打通线上 线下销售渠道,为芦笋销售提供便利。今年以来,该村10户低收入户户均收入已达到2万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为打好这场攻坚战,和平镇在全镇范围内推行"每月一次技术指导""每季度一次志愿服务""每年一次爱心认购"的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三个一"行动。目前,全镇农业产业"十百千万"助农增收帮扶基地11个,开展常规性技术指导58次,志愿服务活动78次,帮助认购各类农产品1680公斤,截至7月20日,全镇低收入户人均增收7000元,疫情期间仍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通过党建引领,实现低收入户高质量增收。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