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面对面” 助推优化营商环境-ku娱乐

​“问政面对面” 助推优化营商环境
2020/07/03 17:11:39 编辑:谢一舒 点击量:11571


7月3日,义乌市人大常委会在广电台一楼演播厅举行助推优化营商环境“问政面对面”活动,采用人大代表问、市政府及其部门负责人答的方式,一问一答、互动交流,查原因、找症结、出点子、解难题,全力助推优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建设“两个样板”城市贡献人大力量。

活动上,有10多位人大代表提了如何提升营商环境弱项指标、破解企业融资难、降低物流成本、壮大直播经济、规范执法活动等问题,市政府及其部门都一一作了回答。代表们从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履职尽责,认真问政,问题提得很有底气,敢于触及要害问题,不遮遮掩掩,不隔靴搔痒,代表成千上万的基层群众向政府提问题,向政府反映民意、反映基层呼声,为义乌改革发展找短板、提建议

全力助推优化营商环境,市人大常委会从今年4月开始,围绕市委中心工作,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了“察民情、优环境、抢发展”调研活动,通过进联络站、进村(社区)、进企业、进96150等,查找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人大代表体验、暗访、监督、检查、视察等活动,助推 “两个样板”城市建设。

义乌市人大常委会自2014年以来,积极探索创新人大监督方式,着力构建更加公开、透明、直接、动真格的人大代表问政机制,通过“人民代表提热点难点问题,政府负责人面对面现场答复,媒体直播公开的形式,直面问题,动真碰硬,并接受媒体、群众监督,在一问一答中彰显人大权威,有效提升人大监督的刚性和实效性,确保宪法和法律法规得到正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

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问政面对面”机制,电视“问政面对面”次数由以前的人代会期间1-2场,增加至目前的“人代会期间 平时”的若干专场;问政形式由以前电视“面对面问政”拓展至“代表微信群24小时全天候问政”。“问政面对面”已成为义乌市人大工作“品牌”,在省内推广、市内延伸至镇街。


优化营商环境相关信息

从手摇拨浪鼓走街串巷鸡毛换糖,到今天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从昔日人贫地瘠的内陆小县,到今天融入全球的开放城市。义乌的发展被称为“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发展,这其中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义乌市委、市政府自始至终将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着力提升治理能力,全力打造现代化、法治化的国际营商环境。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强调“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国务院在2019年10月专门颁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这为义乌在新的起点上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市委全会提出了“一个总目标、两个样板、三步走”的“一二三发展战略”。【“一个总目标”:高质量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贯穿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全过程。“两个样板”: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建设以世界“小商品之都”为特色的国际样板城市。“三步走”:到2030年,义乌营商环境跻身全球前列,成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到2035年,成为以世界“小商品之都”为特色的国际样板城市;到本世纪中叶,高质量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

近年来,我市以列入全国营商环境评价试点城市为契机,制定实施了一批力度大、措施实、接地气的改革举措,致力打造“干事不受礼、办事不求人”营商环境,构建“18 2 6 x”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大力推进“办事一次不跑、需求一号响应、政策一次到位、监管一网通管、信用一网通享、服务一生相伴”的“六个一”工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互联网 监管”试点工作获李克强总理批示肯定,商事登记改革受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正面激励,在全国率先建成无证明城市,纳税指标作为标杆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义网通办”“不动产登记”“出生一件事”等4项工作向全省复制推广。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从120个减至今年初的口72个再减至目前的56个。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今年1-5月,新设市场主体超过6万,总量突破60万,占全省的十三分之一。如企业开办方面,实现“零见面、零费用”1日结,处全国领先水平,获车俊书记点赞推广。我市2019年位列中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县第五名、成功入选中国营商环境特色50强。我市在长三角营商环境发展水平评估区县排名中位列第四,并获评长三角地区营商环境十佳政务服务机构。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的“沃土”。2019年1月,义乌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从进一步推进民营经济降本减负等7个方面,提出了28条具体措施;同年11月底,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条例》,以立法的形式赋予了义乌改革权限、固化了义乌改革成果;2020年2月,义乌出台了《金融系统“无费城市”改革方案》,率先在全国启动银行“无费城市”试点,让企业在存贷款环节中除利息外“清清白白”不交费;今年4月,义乌市委市政府印发《义乌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2020年工作要点》,围绕“四大标杆性项目、四大领域改革、四大专项行动”,开展24项重点工作……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为营商环境的优化打下了坚实基础,有力推动义乌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总目标,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强化顶层设计,深化营商环境标准化试点,推出更多“第一方案”,以“窗口”意识、“窗口”标准、“窗口”担当,抢当“重要窗口”模范生,为加快建设 “两个样板”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