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为民的“勤书记” ——追记金华婺城区琅琊镇浩仁村原党支部书记滕勤男-ku娱乐

仁心为民的“勤书记” ——追记金华婺城区琅琊镇浩仁村原党支部书记滕勤男
2020/07/03 11:21:15 编辑:谢一舒 点击量:13789

        浙江之声7月4日讯(记者蓝柳丹,通讯员孙武斌报道,图片来源吴潮宏 、马晓芬“勤男书记,你放心,再大的水,也不会淹到村民家里来了。”630日,金华市婺城区浩仁村监委会主任郑巧月站在一条穿村而过的沟渠旁,看着顺流而下的洪水,心里默默地念叨着。

 

   “勤男书记”叫滕勤男,412日,因身患肝癌,又因心脏病复发,滕勤男不幸离开了人世。在临走前,滕勤男以惊人毅力,强忍病痛,对前来看望的村两委干部就村道栏杆建设工程、三个自然村路灯串联、孤寡老人优抚作了最后交待,慢慢闭上了双眼……

“勤男书记太累了,为村里真是操碎了心呀。”虽然滕勤男离开已有两个多月,但他23年如一日,带领村民完成63个惠民项目,为村里奔波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村民的脑海中。630日,在婺城区琅琊镇“云端大党课”浩仁村直播现场,村民们深情缅怀一心为民办实事的“勤书记”——滕勤男。

 利益村民的事就是我们要干的大事

浩仁村紧邻金兰水库,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在90年代以前,浩仁村却被周边村民笑称为“泥巴村”:这里的村民仅靠一条只有2米宽的泥巴路与外界相通,村民出行常常是“雨天吃泥,晴天吃灰”。

背靠绿水青山,村民们吃得却是“黄泥巴”,甚至因为村里又脏又乱,隔壁村村民都绕道走?这让在家养病的滕勤男坐不住了。

1996年,因为做过心脏搭桥手术,滕勤男一直在家休息。饮水当思源,致富不忘本。他不顾家人的担心和反对,放下了经营7年的酒厂,下定决心要为村里做点实事。19975月,滕勤男走上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他决定从改善交通条件着手。没有经费,他就号召全体村民出钱出力,他个人首先向村里捐了1000元。在滕勤男的多方努力下,村里共筹集了10万元资金,修起了一条宽7米的水泥通村公路,打开了浩仁村的大门。

一路通,万事通。路修好了,滕勤男也甩开膀子带领村两委迈开了为村民干实事的步伐,20多年来,村里先后筹集各类项目资金251万余元,实施了村“五化”工程、垃圾清理、饮用水改造……

 

“只要是涉及村民利益的的事,就是我们村干部要干的大事。”曾与滕勤男搭档过的原村委会主任滕恒平眼眶泛红,他说,村里的大小事,只要资金不够,他就带头去跑部门、跑项目;村庄环境要整治,他不顾家人叮嘱不能干重活的吩咐,撸起袖子第一个上阵。

“他就是一点都不心疼自己,村里的事就是他全部的心思。”在村民滕维和心中,勤男书记勤勤恳恳23年、一心只为村上着想,既让人敬佩又让人心疼。“他生前说,当干部就要为百姓做点实在事。他是真的说到做到,我们真心怀念他。”滕维和说。

   “实事清单”带领群众创富致富

去年1月,原浩仁村、里阳村、棠坑源村实行三村合并,组成了新的浩仁村。新的村庄人数由原来的660余人,增加至1460余人,村庄规模变大了,如何尽快实现并村并心?滕勤男思考最多的问题。

为了摸清底细,滕勤男和并村后的村两委班子成员,连着一个星期到三个村走访,常常是在村民家中谈到凌晨。

很快,一份新浩仁村的“并村实事清单”列了出来:完成浩仁村“一事一议”栏杆维护项目;为棠坑源自然村70岁以上的老人统一配餐送餐,并解决村里没有公交站点的问题;举办西瓜节,为里阳自然村的西瓜打开销路……

  “滕书记个子不高,人有点微胖,但干起事来一认一个准。”浩仁村现任村党支部负责人商建余是一位身高超过一米八的大高个,但他对滕勤男从心底里信服。商建余回忆,为了帮助棠坑源自然村开通公交车,滕书记带着他整整跑了两个多月,最后在上级交通和公交公司的支持下,顺利为村里开通了公交线路。

  “勤男书记人真是好的,我还想着今年要挑两个最甜的西瓜请他品尝。”对于种了30多年西瓜的瓜农,里阳自然村村民商彩云和丈夫商佑平一直惦记着勤男书记的好。里阳村一直有种植西瓜的传统,去年全村三百多亩西瓜喜获丰收,但卖瓜难却让大家犯了愁。

“勤男书记了解情况后,给我们出了一个点子,办起了西瓜节。”商彩云算了一笔账:去年她家里5亩多3万多公斤的西瓜,因为西瓜节的举办,吸引了外地客商采购、市区居民采摘游,不出村西瓜就卖掉了一半,既省时省力,还多赚了一万多元。

眼下,不仅是里阳自然村的西瓜长势喜人,浩仁村30余亩玫瑰园也是争相吐艳,一畦畦地接玫瑰在夏日的清风中摇曳多姿。盛夏已至,浩仁村也迎来市民休闲的高峰期,今年除了常规的乡村民宿游、水果采摘游,浩仁村打造的玫瑰园花卉观赏、婚纱摄影等活动,为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力。

“可惜这些勤男书记看不到了。”虽然已过去两个多月了,69岁的浩仁村村民滕素玲夫妇,一提到滕勤男,眼泪就掉了下来。“勤男这是给我们村里的子孙后代积福了呀。”

秉公清廉带头践行好家风

“训我族人,出为好官,从政务廉,爱民务宽,为下为上,惟此心丹……”在浩仁村办公楼的大厅里,这条《滕氏祖训》被醒目地挂在大堂之上,它时刻提醒着每一届村两委班子,秉公清廉,一心为民。

在浩仁村西北角,有一个占地6.5亩的柳塘,曾是孩子们嬉戏的乐园。由于多年未清理,柳塘变成了垃圾塘,臭不可闻。

“一定要把柳塘整治好”。滕勤男和村两委下定决心。听说村里有了大工程,不少工程队也闻风而动,纷纷托关系找村两委的干部打听消息。

“凡是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家属不得参与本村的工程项目。”浩仁村支委、民兵连长黄文元回忆。他说,滕书记不仅给村里制定了一项铁律,还是这样要求家人的。有一次,滕书记儿子的一位朋友请求参与村里的项目,被他一口回绝。

 最后,经过公开招投标,柳塘清淤治理工程正式启动。滕勤男带领村两委干部一次次参与义务劳动,驳坎、清淤、绿化……经过整治,柳塘重新拥有了清清塘水,成为村里的景观公园。而谁能想到,当时的滕勤男是一位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不能干重活的人。

 

在浩仁村办公楼前的宣传栏里,有一个宣传窗口,村民们称之为“阳光窗口”。 里面张贴着阳光党务、村务、财务等事项,三年创业承诺、村干部坐班表、农户建房公示、经费收支……每一项涉及党员干部、村民利益的大事小事,一目了然,让村两委班子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而在妻子盛赛银眼中,丈夫滕勤男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把时间都抛在了村里、给了群众,家中却没有留下一张全家福。只留下了浙江省“千名好支书”、金华市优秀共产党员、金华市“践行新时代金华精神最美金华人”等20多个(本)奖杯和大红证书。他用一生的忘我付出,诠释了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初心和使命。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