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幸福餐厅”解决农村老人“吃饭难”-ku娱乐

党建引领“幸福餐厅”解决农村老人“吃饭难”
2020/06/30 20:31:19 编辑:任帅 点击量:85

浙江之声6月30日讯(记者 叶树刚,通讯员 王澹 报道)“从18年到现在午饭一直在这里吃,一餐都没落下。”6月30日中午11:20分,湖州市长兴县太湖街道新开河的70幸福餐厅内,20多名老人在餐厅内说说笑笑一起吃饭。今年78岁的鞠幕珍奶奶因中风导致左侧身体瘫痪,餐厅开张后,鞠奶奶每天都来:“儿子在城里,女儿也在城里,以前从早到晚我都是一个人,现在这么多人一起,碗也不用洗,菜也不用买,饭都不用自己盛,吃好饭还可以休息、看电视,在这里很开心。”

老人们在70幸福餐厅集中就餐

新开河村是长兴太湖街道典型的拆迁安置村,村民都是失地农民,年轻人外出工作,不少老人留守在家,缺少家人的关心与照料,吃饭更是成为了一个大难题。聚焦这个问题,为了让村里的空巢老人、残疾老人、低收入老人享受便利,得到照顾,新开河村党总支大胆实践,创新尝试“党建 幸福餐厅”,致力于打造家门口的养老新模式,切实满足多元化养老的需求,破解空巢老人吃饭难题。只要60周岁的老人都能提供一日三餐,还提供休闲娱乐场地,深受村里老人的欢迎,更获得了外出工作年轻人的支持,现在70幸福餐厅不仅是老人们吃饭的地方,更像是老人的第二个家。

“就餐老人如果因身体原因不能到食堂就餐,我们采取党员志愿者免费送餐上门服务,使老年人都能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新开河党总支书记杨明法表示,85岁以上的老人一日三餐免费吃,70岁至84岁的老人每天只需要支付5元伙食费,60岁至69岁的老人支付伙食费8元,超出部分由村里负担。

党员志愿为部分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在新开河村的幸福餐厅里,老人们吃完饭,还可以到阅览区、电影院、棋牌室,看看书、听听戏曲、下下棋,其乐融融。为了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新开河村依托党员先锋户创评、文明诚信档案建设等载体,全面发动全村的党员、志愿者义务承担食堂的清洁员、老人的陪伴员,让志愿服务延伸。“我们也会经常跟他们谈谈心,听听他们的意见,比如说他们很多老人有痛风、高血压等病症,我们这些豆制品等食物就不能排在菜单里面,我们都当他们是自己的家里人,他们到这里就要像回家一样。”党员志愿者钱利芬说。

 党员志愿者为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

“目前,太湖街道23个村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实现全覆盖,结合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这个主题,我们计划结合各村社的实际情况,在更多居家养老中心开设家门口的幸福餐厅,引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以老人真正的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老人的养老生活品质,让辖区的老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这样一个目标。”长兴太湖街道党工委委员章峰表示。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