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6月17日讯(记者叶树刚,通讯员:江汇、朱翔)近日,安吉县综合执法局灵峰执法所处理了一起矛盾纠纷,当事人双方因为车辆刮擦产生矛盾。队员耐心劝导双方,促成了双方握手言和。而后,队员还实地走访商户,了解到这样的事件常常发生,根源在于非机动车“溜坡”。于是,队员在非机动车位上安装了护栏,从源头上避免了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这样的一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综合执法队员的执法中,不仅解决当前的问题,更有意识地解决根源上的问题。“这是‘二次处置’机制在发挥效果,队员的责任心更强了,内部联动更加紧密,执法慢慢升级为服务。”安吉县综合执法局综合督查科工作人员毛宏建说。
什么是“二次处置”?据悉,“一次处置”是把投诉举报事项本身调查清楚、处置得当。而“二次处置”则是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发掘事件背后的权力运行和干部作风等根源问题,由安吉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提出拟处理意见和建议,局党委(党组)对疑难复杂问题作出集体决策。
例如某路段经常有市民反映窨井盖破损,按照“二次处置”,县综合执法局将研究该路段窨井盖问题频发的原因,并完善定期维护机制。“‘二次处置’能够进一步优化权力运行、改进干部作风,从根源上减少信访量增加,提升工作实效,增强群众获得感。”安吉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说。
在实施“二次处置”后,安吉县综合执法局的工作得到明显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该局办理县政府阳光热线的时间整体压缩。同时,通过内部通报等机制,该局形成倒逼机制,促进队员不断转变作风。“这样一来,各职能科室之间推诿少了,全局上下‘一盘棋’,协同运作效率大大提高,最终提高了群众满意度。”该局综合督查科负责人戴轶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