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5月19日讯(通讯员 张牧、邵京) 5月13-15日,交通运输部组织召开了杭州至宁波国家高速公路杭州至绍兴段(以下简称“杭绍甬高速杭绍段”)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交通运输部、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浙江省交通集团、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绍兴市交通运输局、杭州市交通运输发展服务中心、浙江杭绍甬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和杭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出席参与会议。受疫情影响,位于武汉的代部审查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经交通运输部同意,通过视频形式参会。
作为浙江省“四大”建设、打造交通强国示范区、支撑大湾区创新发展、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智慧化数字化发展的标志性工程,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得到了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交通运输厅高度重视。自4月28日浙江省发改委工可批复后,交通运输部立即安排了5月13日至15日的初步设计审查会议。交通运输部公路局王太副局长作了视频连线重要讲话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具体工作要求,工程处副处长张冬青和部规划研究院信息所所长徐志远亲临现场审查,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总工李志胜全程参加会议,洪秀敏副厅长作了总结发言。
5月13日,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对该项目主要工点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现场踏勘。5月14日,组织召开了长三角z字形智慧高速调研和杭绍甬高速公路杭州至绍兴段交通机电及智慧高速初步设计审查会。5月15日上午,组织召开了项目土建部分初步设计审查会。在听取了初步设计单位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和杭州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单位的汇报后,代部审查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项目总体路线、路基、路面、桥涵、互通立交、交通工程、地质、概算等方面进行了认真详细的审查。审查意见认为:该项目初步设计结合项目功能、技术特点和沿线建设条件,合理运用技术标准,各项工程方案较为合理,满足相关规范和规定的要求,设计文件的编制和设计深度基本满足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要求。
据悉,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主线长约53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起自杭州市萧山区南阳街道红山村附近,沿线经钱塘新区、绍兴滨海新区、上虞区,终点位于上虞与余姚交界处,接拟建的杭绍甬高速宁波段二期工程。全线设10处互通式立交,其中改扩建1处(党湾),设管理中心1处,服务区2处,互通收费站6处(含党湾枢纽主线及匝道收费站1处),以及必要的交通管理辅助用房,建设智慧高速测试中心一处。
该项目突出智慧化建设导向,旨在打造中国首条涵盖“客货运输网”“传感通信控制网”和“绿色能源网”三网合一的智慧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和智慧云控平台在内的新型高速公路,支撑安全预警、实时诱导、专用车道、编队行驶、自由流收费、全天候通行、精准管控调度等创新服务,预计近期通行能力提升20%—30%。
据了解,该项目将按照“端—边—云”的整体协同架构,利用车路通信、高精地图、高度定位及视频传感器等感知系统,建设支持车路协同的边缘计算和云控平台。近期,可为现有社会存量车辆提供精准信息服务和安全提醒,为具备驾驶辅助车辆提供安全预警辅助和决策辅助。中远期,可为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辆提供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体验。
该项目的建成,将充分发挥交通战略先导优势,更好地服务“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战略;创造性地化解杭州至绍兴地区间的通行障碍,极大改善区域居民出行效率;解决高速公路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难点和痼疾,为我国高速公路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供示范和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