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5月14日讯(浙江之声记者赵峥琳)5月13日-14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及各地宣传部、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和高校学者等组成的近百人调研团走进衢州,考察当地“公勺公筷”使用推广情况。
在率先将使用公筷公勺写入村规民约的柯城区花园街道上洋村,吃饭用公筷公勺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56岁的村民张林仙家有6口人用餐。傍晚,她烧了6个菜,放了5双公筷、一个公勺,“3月份开始我们就坚持了,现在习惯了,孙子孙女都要跟我们讲要使用公筷,要讲卫生。”
柯城区信安街道运用“邻礼通”小程序,开展“云尚有礼、筷进万家”系列活动,各社区线上线下联动,推动公筷公勺进家庭。紫荆社区工作人员程红珍说:“在邻礼通里面,用公勺公筷用图片文字相结合每天打卡,送积分,积分可以兑换我们家政服务各种服务,大家都很积极的,打卡率有85%以上。”
目前,衢州全市十桌以上餐饮单位配备使用公筷公勺率达100%。全市1589个农村社区都完成了修约过程,把公筷公勺作为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民调结果显示,群众在家使用公筷公勺意向率超过77%。衢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主任周宏波说,衢州还总结出“36计”,如“率先硬核 公筷革命”“党建破题 公筷落地”等,用朗朗上口的“八字经”浓缩推广公筷公勺的好做法。
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沈坚说,通过两天的调研活动,可以看出使用公筷公勺、健康用餐在衢州已经蔚然成风,值得学习和推广,“这场疫情不仅仅给我们消费者带来观念上的改变,重要的是培育一种自觉的文明用餐习惯,促使我们健康用餐、快乐用餐、舒心用餐。希望推动使用公筷公勺在全省真正落地,像自觉礼让斑马线一样,成为浙江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