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下午,在杭州市富阳区新常村的“网红地”——益行图书馆里,馆主周益萍正带着自己的两个双胞胎儿子左左、右右在整理书籍。因为疫情影响,这间开业两年多的公益图书馆度过了它成立以来最安静的一个冬天。
益行图书馆位于富阳区新常村的一间民居房车库内,馆主周益萍是国网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在工作中为用户带来光明的她,在生活中也是一位“带光”的有心人。两年前,周益萍将自家的地下车库改造成了一间书香四溢的家庭图书馆,藏书2000余册,为周边村子的村民和孩子提供了一个阅读的空间。
因为疫情的关系,这间一年四季免费对外开放的公益图书馆第一次迎来了闭馆。“刚放寒假的时候每天都有好几个活动,一直持续到大年二十六才空下来。”周益萍说,那时候只听说武汉有疫情,后来新闻上说了病毒会人传人,让大家少出门后,她就马上把图书馆关了,她说:“非常时期,我们都要听政府的话。”
过去,每到假期益行图书馆都会变得非常热闹。每天清晨,周益萍和她的家人起床会先去图书馆开灯开门,然后简单清扫一下,方便借阅的读者上门。有时图书馆的书桌上还会放一些自家院子里种的时令水果,给读者们尝鲜。
“寒暑假来看书的小朋友特别多。在暑假里,很多父母都会定期带孩子来借阅,很多孩子一个暑假能借阅二三十本书并看完。”这是让她特别开心和欣慰的事。她偶尔也会跟长期不来借阅的小读者们联系,鼓励家长带孩子多来借阅。成立两年多来,这间百来平方米的小小图书馆,连接起了很多的人和事,也为村里的孩子们提供了成长的养分。
周益萍介绍,益行图书馆的2000多册藏书里有很多是她的单位同事和朋友捐赠的。筹建时,她在大学微信群和公司微信群发了建设的想法和捐书倡议,大家都很支持,在出版社工作的同学和公司同事捐来了很多书。
“每当收到一捆一捆书籍时,我都会很感动,是大家的爱成就了我的公益图书馆,我也更有责任把这些爱与更多的人分享。”她说,在村里住了十年,此前与村民接触不多,却因为这间图书馆,把大家串联了起来。马路沿线工程建设的工人,知道有这样的图书馆,也很放心地让孩子来看书。
如今虽然因为疫情不能出门,但是周益萍每天都没有闲着。她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一是要为一线抗击疫情的“战士们”出出力;二是把图书馆的书再好好理一遍,等疫情结束后就可以立刻迎接她的小读者们来看书、借书。
几天前,国网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的各个党支部自发以缴纳特殊党费的形式,开展了抗“疫”募捐活动,周益萍积极响应,和同事们一起将募集到的捐款汇给了省委组织部的专项账户,用作抗“疫”需要。除此之外,她又自发采购了81套防护雨衣,给每天要去检测点执勤的丈夫留了一套后,她将其余80套都捐给了村里。她想着,非常时期,多一层防护总是好的。
一直关系疫情发展动态的她,如今做的更多的事就是整理书籍。她说:“疫情虽然可怕,但是全国上下有这么多人都在为这场战‘疫’努力,我相信我们一定很快就能迎来胜利。”因为这份相信,周益萍专心的投入到了图书馆开馆的准备工作中,一室的书香里,她在等待春天和她的小读者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