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2月5日讯(记者姚昕、通讯员邬雪珂报道)“咳嗽和打喷嚏要捂住口鼻,尽量避免与有发热、咳嗽、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人近距离接触……”街上的高音喇叭响个不停,这是宁波奉化水鹰户外应急救援队在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据了解,从1月22日起,水鹰救援队20多人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至今天已整整15天。
期间,水鹰救援队两次来到奉化各高速路口,搭建帐篷,建立检测点,提供后勤保障;采购1500多个口罩免费发放给市民;布置隔离安置点。同时,还与岳林街道总工会联合发放应急医疗防护物资,协助做好防控知识的宣传。
上午8点左右,水鹰救援队队员和志愿者整理好行装,3辆救援车出动,高音喇叭响起,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巡查和宣传。队长蒋挺告诉记者:“今天是阴天,街上人不多,前几天有太阳,很多‘宅’家许久的市民出来透气。遇到三五聚集或者没带口罩的,我们下车一一劝说他们少出门、不集聚、戴口罩。”上午的工作结束后,队员回到岳林街道救援队驻点简单吃了午饭。
12点左右,又有志愿者陆续前来报到,开启了下午工作的讯号。更换口罩、消毒护目镜和衣物后,队员和志愿者引导领取消毒水人员有序、大间隔排队。12点半,准点开始免费发放消毒水。同时,部分队员和志愿者驱车出发,高音喇叭再次响起……
据蒋挺介绍,这些日子,水鹰救援队一些兼职队员在领导和家人的支持下,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家中的商铺。因长时间坚持在一线,即使原本健壮的队员也开始出现头痛、扁桃体发炎、嗓子沙哑等症状。“2月2日,我们在微信群、网上招募了志愿者,并为每一名志愿者做了紧急培训。人手增加后可以安排换班,给队员一些休息时间。
王增丰是水鹰救援队队员,前几日,妻子陈静娜也加入志愿者队伍。王增丰说:“我参加救援队,她一直很支持,知道我们需要志愿者后,她第一时间报了名。”王增丰夫妻每天早上7点左右出门,晚上点左右才回到家,儿子实在顾不上了,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阿姨轮流照顾着。“家人很支持,让我们不用担心孩子,自己多注意安全,多照顾身体。”
奉化区水鹰户外应急救援队成立于2012年初,由一群社会各界热爱公益人士组成,无报酬、纯公益,成立至今共处置各类大小救援事件400余起,其中支援其他省事2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