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人命救助成功率达95.7% 2019年舟山海域成功救起上千人-ku娱乐

海上人命救助成功率达95.7% 2019年舟山海域成功救起上千人
2020/01/16 15:20:22 编辑:‬ 吴洋 点击量:14819

浙江之声1月16日讯(周珈伊 通讯员满威 王茂卿)记者今天从舟山海事局了解到,2019年舟山市海上搜救中心共接处海上突发事件与险情事故107起,成功救助遇险船舶48艘、人员1090名,人命救助成功率达到95.7%。

针对舟山海域船舶流量骤增、交通态势日趋复杂、险情事故多发等情况,舟山海事局不断构建多元联动搜救体系,拓宽搜救网络,搭建预警预控体系,提升应急联动搜救效率,有力维护舟山海上安全形势稳定。

完善突发事件防范机制

舟山市海上搜救中心根据“预防为主、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起完善的突发事件防范机制。

舟山市海上搜救中心将海上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控纳入日常重点工作,牵头构建海事、气象、海洋与渔业等部门监测预报互联网络,实现资源高度共享,并明确安全预警信息发布程序、内容、方式、时机和核查等要求,同时确定渔船集中进出港时段、渔汛期、大风影响前和大雾影响期四个重要预警时段。强化预警信息发送后的核查机制,加强重点水域、重点船舶、重点时段动态监控力度,有效提高安全预警的可靠性。仅第18号“米娜”台风影响期间,舟山市海上搜救中心共发布安全预警信息1万余条。

为提升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和水平,舟山市海上搜救中心围绕“客、危、渔、桥”等重点领域,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水上应急救援演练。

为促进水上客运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2019年8月21日,舟山普陀山水域针对海上突发应急事件,组织开展实战综合演练,有效检验了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另外,该中心还组织开展了舟山定海老塘山港区溢油应急演习、舟山岙山港区综合溢油应急演练等66次实战演练。

强化应急联动响应机制

应急救援工作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联动。2019年,在舟山市海上搜救中心的协调下,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宁波航标处首次加入监测预报互联网络和应急处置联动响应机制,与海事、救助、海洋与渔业等职能部门形成联动响应,海上救援力量得到充实壮大。

本年度台风天气频发,辖区海上处置压力进一步加大。9月5日2138时接报,“吉顺16”轮在岱山大西寨岛西南海域发生倾斜,船上14名船员遇险,情况紧急,亟待救援。舟山市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派海事巡逻艇“海巡0743”“海巡0732”,并连夜协调“东海救102”“东海救101”“北海救118”等专业救助力量迅速前往现场开展搜救工作,同时通过舟山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协调事发海域附近船舶参与搜救。正值台风“玲玲”来袭前夕,事发水域海面风浪非常汹涌。现场救助力量克服台风造成的船舶颠簸剧烈、人员站立困难的影响,历经近6个小时的连夜奋战,成功将“吉顺16”轮上14名船员安全转移,随后“吉顺16”轮已在事发水域倾覆沉没。

此外,舟山海域还圆满完成了“elena”轮走锚险情、蒙古籍“vanwah”轮进水沉没等一系列应急处置工作,最大程度挽回人民生命和减少财产损失,为舟山地区海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2019年舟山市海上搜救中心共组织海上搜救行动107次,出动海事巡逻艇112艘次,中国渔政艇48艘次,部队舰艇19艘次,海监、海警、港航等公务船艇17艘次,救助飞机15架次,辖区应急联动响应机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优化应急搜救激励机制

2019年舟山市海上搜救中心共协调专业救助船舶54艘次,渔业船舶200艘次,其他社会搜救船艇200艘次。为进一步激励社会力量和专业力量参与险情救助,该中心充分挖掘和搜集参与救助的典型,强化模范引领。

舟山市海上搜救中心充分利用搜救奖励机制,为积极参与海上救助的社会力量申请国家及浙江省搜救奖励。据统计,2019年,舟山市海上搜救中心共为辖区社会力量申请国家搜救奖励25.5万元、浙江省搜救奖励资金15万元,进一步激发了社会船舶参与救助的积极性,并发展壮大了海上应急救助力量。此外,为促进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健康发展,舟山市海上搜救中心向舟山市民安公益救援队发放了救生衣等救生装备,引导并鼓励辖区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发展。

在积极发展社会救助力量的同时,舟山市海上搜救中心还充分培树专业救助典型。2019年,在第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期间,“东海救112”轮在危难之际向发生走锚险情的“elena”轮上6名遇险船员伸出援手,克服重重困难将6名船员成功救回。台风过后,舟山市应急管理局和舟山海事局相关负责人代表市政府,带着慰问品专程前往该轮进行慰问,并送上市政府感谢信,充分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