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月9日讯 (记者方梦玲 通讯员张清雅)2016年1月17日,车身全白,车轮红色的第一辆hellobike(原哈罗单车)进入杭州,市民亲切地称呼其为“小白车”,成为街头的一道风景。
如今,已经过去快三年的时间,“小白车”已成为经典,路面上再也看不见,记者从哈啰单车处了解到,1月中旬前,最后一辆小白车也即将拆解完毕,全部都将彻底离开杭州。
“小白车”全线告别杭州 城市管理进入新阶段
在杭州市余杭区东北角的一块共享单车停放点,数千辆被拆解的共享单车分门别类地被堆放在此处,这里是哈啰单车的旧车回收拆解现场,几名拆解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回收工作。
(回收车拆解现场)
“每一辆单车都会按照14个零部件分类进行拆解,一天大概能拆个100多辆。”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哈啰单车从设计之初就贯彻全生命周期,在设计、采购、生产、投放、运营、报废等全环节贯彻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全部进入无害化再生利用,实现废旧单车100%回收再用。
全国青联委员忻皓看来,城市废旧共享单车的管理一直是企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重点难题。“共享单车投放之后的运维和管理更加重要,以新车换旧车,并且对于废旧单车进行集中回收资源再生,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方法。”
(拆解人员工作现场)
哈啰单车在杭州运营近3年来,为提升市民骑行体验,改善城市出行环境,已完成新旧单车的全置换,并且实现共享单车体量合理控制,单车单辆骑行效率最大化。
告别骑过的第一辆单车 共享单车进入循环经济时代
被精细化分解之后的单车,数千辆光秃秃的车架整齐地码在空地上,依稀还能看出它往昔在马路边,等待着下一位骑行者的样子。
但是失去了车轮、智能锁、车座等零部件的车架,再也不会发出一声“hello,哈啰单车”。
(等待被拆解的单车)
据悉,目前杭州哈啰单车已完成全部更新换代,并且在西湖区实现了全国首创“单车进小区、社区”模式,尝试“黑科技”蓝牙道钉技术,共享单车的管理方式在互联网科技加持下,发展走向智慧化。
共享单车不应该从“摇篮”走向“坟墓”,而是要通过企业精细化运营管理,从“摇篮”走向“摇篮”。
“低碳骑行是绿色生活方式的一种,共享单车已融入市民生活,同样也需要把绿色理念带入整体社会。”全国青联委员忻皓认为,共享单车作为绿色经济代表企业,应当积极承担绿色发展的公益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