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月2日讯 (记者 吕瑞峰 南浔广电记者 谢柽明 王迅)“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地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长,近年来,南浔区全力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着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公共阅读服务阵地网络,推动优质阅读服务资源向基层一线延伸,不断完善“15分钟文化服务圈”。
在练市镇水口村,一座外表并不起眼的废弃粮仓被改造成了“皮鞋书吧”。走进书吧内,清新雅致、温馨舒适的布局融入了水口鞋业文化的特色元素,让人眼前一亮。
沙发上、书桌前,村民们正在认真地翻阅书籍。一杯茶、一本书,一坐就是一下午。村民沈欣荣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有了“皮鞋书吧”,他们常常到这里喝茶看书,非常惬意,尤其到了农闲的时候,书吧里座无虚席。
在推进基层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利用方面,南浔区不断完善农家书屋特色化、个性化建设,并已探索建成水口村皮鞋书吧、横街村“影院书屋”等一批精品特色农家书屋。
眼前这个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电影院曾经闲置多年。横街村有效盘活资源,将这里改造成了农家书屋。每逢节假日,村里会举办书法绘画、读书分享会、家风宣讲会等各类活动。村民们都把这里当作休闲娱乐的文化驿站。当地学生朱施宏说,我家离这里比较近,周末、寒暑假会来这里看看书,可以丰富我的知识和课外生活。
小小书屋成了村民们的文化粮仓,书香悠远、浸润人心,在潜移默化中,村民们的业余生活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南浔镇横街村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沈阳说,以前,老百姓茶余饭后会打牌,现在都会来我们农家书屋看书、看电影。
目前,南浔区221个行政村已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实现了农家书屋建设从“量”的提升到“质”的飞跃的阶段性跨越。接下来,南浔区将进一步结合南浔特质和不同农家书屋特色,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农家书屋,不断提升基层农家书屋的“存在感”、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农家书屋成为村民业余生活的文化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