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水产育种技术总体水平、产出效益进入全国第一方阵!-ku娱乐

浙江水产育种技术总体水平、产出效益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2019/12/09 16:45:20 编辑:‬ 吴洋 点击量:10843

近日,第十四届浙江渔业科技论坛在湖州举行。论坛以“种业引领、智慧渔业”为主题,特邀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院士桂建芳、中国水产学会副秘书长胡红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戈贤平、澳大利亚北昆士兰螯虾养殖协会会长科林·瓦尔弗德分别作了题为《育种生物技术创新与水产种业发展》《实施用药减量行动,助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我国淡水绿色养殖技术研发进展》《红螯螯虾苗种生产-产业扩大的瓶颈》的主题报告。活动还分设了“水产新品种选育”“设施智慧渔业”两个专题会场,共征集汇编70余篇论文摘要,31名专家学者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进行了专题汇报和交流。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和学者共计260多人参加。

 

据了解,自 “十二五”设立水产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以来,我省紧紧围绕渔业转型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际需求,统筹整合省内外育种技术力量,按照“储备一批、育成一批和转化一批”的工作思路,以品种为单元,设计实施全产业链育种协作攻关课题,集成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育种技术创新、新品种培育及配套良种繁育技术的协作攻关与示范推广,水产育种技术总体水平、产出效益已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罗氏沼虾、滩涂贝类、翘嘴鲌、中华鳖等种业创新水平已处于领跑地位。

 

“十二五”以来,我省水产新品种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育成国家审定的水产新品种11个;

建立了水产blup育种、单性育种、dna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育种新技术15项;

建立新品种核心示范基地40个;

推广示范优质水产苗种557.38亿粒(株/只/尾),推广面积达280余万亩;

制定标准、发表论文、授权专利247篇/项,获得省部科技成果奖励7项;

创新推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新品种“育繁推”模式,如由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自主选育的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新品种“种虾+技术+品牌”三合一成果转化模式成为全国典范,近五年提供种虾10余万公斤,生产优质苗种150亿尾,市场占有率34%,成果转化收入2.6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罗氏沼虾)

 

(太湖鲂鲌)

(文蛤“万里2号”)

 

首次探索了“金融 种业”,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罗氏沼虾制种技术作价2500万入股成立浙江省水产种业有限公司,开创了全国的先河。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