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美丽河湖建设提前完成年度任务-ku娱乐

浙江美丽河湖建设提前完成年度任务
2019/12/06 17:19:52 编辑:‬ 吴洋 点击量:10022

浙江之声12月6日讯(记者 涂希冀 通讯员 朱智翔 晏利扬)钱塘江,绵延千里,潮扬天下;西湖,景色秀丽,远近闻名……江河湖泊一直以来都是浙江最亮丽的风景。记者今天从浙江省治水办(河长办)获悉,今年全省实施的176条(个)、2000余公里美丽河湖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和市级验收,进入最终的省级复核阶段,提前向全省老百姓交出了答卷。

为使镶嵌在之江大地的江河湖泊更美丽,浙江自2018年开始,启动实施了以“安全流畅、生态健康、水清景美、人文彰显、管护高效、人水和谐”为目标的美丽河湖建设,并在今年将其列在了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之首,拉开了全域美丽河湖建设大会战的大幕。而在2018年,浙江共建设市级美丽河湖152条(个)、省级美丽河湖30条(个)。

 

 

由“脏”到“清”,擦亮美丽河湖底色

初冬时节,走在台州市椒江区岩头闸附近的桥上,只见水面碧波荡漾,岸边芦苇随风摆动,几只白鹭在水岸间蹁跹休憩,三三两两的市民或闲庭信步或休闲垂钓,俨然一幅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诗画江南美景。

谁曾想,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

岩头闸曾是浙江省控劣ⅴ类水质断面之一,位于椒江区海门街道岩头村,六条河交汇于此,由于流域面广,工业园区厂房密布,水流情况极为复杂,导致垃圾成堆、违建遍地、污水直排、河水浑浊脏臭。

2017年以来,椒江将岩头闸作为治水剿劣攻坚战的主战场,挥出沿河拆违、截污纳管、清淤清障、生态修复、中水补水、关停养殖场、联合执法等七把治水“利剑”,并最终于当年9月成功消劣。

“当时检测数据显示,岩头闸的水质基本都在准四类,或四类以下。” 台州市椒江区海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洪世宋介绍,根据台州市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岩头闸2017年1-8月氨氮平均浓度为1.99mg/l、总磷平均浓度为0.377mg/l,6月至8月连续三个月水质达到ⅴ类,达到劣ⅴ类水质断面销号要求。

在消劣的同时,为确保断面稳定消劣和水质的进一步提升,海门街道又实施了岩头闸生态湿地工程。“我们请浙江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采用‘水平流湿地 生态塘 表流湿地’技术,打造生态‘净水器’。并将全省出水量最大的中水回用河道项目引流至此。”洪世宋说,现在河道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ⅲ类至ⅳ类水标准,“水清了,来钓鱼的人也越来越多,成了大家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截至目前,全省6500公里垃圾河、5100 公里黑臭河清理完成;58个县控以上劣ⅴ类水质断面和1.6万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全部销号;地表水水质稳步提升,其中今年前三季度,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同比上升5.8个百分点,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同比上升4.1百分点。

由“清”到“美”,点亮美丽河湖秀色

建设美丽河湖,河湖水岸景色秀美是关键,也是重点。

壶源江,钱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金华市浦江县西部边陲海拔近800米的花桥乡高塘村。

“壶源江沿途多低山丘陵,河道滩多流急,是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浦江县水务局副局长祝昌红说,由于年久失修、疏于管理,壶源江流域的多处堰坝和防浪墙已经破损,有的支流溪滩接近干枯。“这两年水是清了,但是美还谈不上。”

 

面对这样一条山区河道的治理工程,浦江按照生态化治理“五不三增二保留”原则,开启了壶源江精雕细琢地“绣美”之路。即不大拆大建,不砍原生树,不动河道砂,不浇大体量砼,不铺硬质护坡;增加绿色植物、增加生态配水、增加亲水设施;保留滩林、边滩等河流自然特性、保留河道古文化。

在壶源江最末端的一隅,有险山峭壁、深潭浅湾组成的优美自然风光。然而由于进出田间的田埂路狭窄泥泞、杂草丛生,这样的秀丽风景过去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

为了让美景“重见天日”,浦江以绿道全线贯通江两岸,将沿线处处景点串珠成线。并在绿道靠近农田一侧,种上高低错落的紫荆花、紫薇、木槿花、无患子等花木。另一侧,用石块垒成防浪墙,保留河道原生植物,与周边景致融为一体。

对于破损的堰坝,浦江则在重修的基础上进行了特别的设计,把堰坝修建成鱼尾鳞片造型,打造成石桥和亲水平台。

不仅堰坝和亲水设施别具一格,村居边的防浪墙也焕然一新。“从前的防浪墙仅仅是为了实现防洪功能,光秃秃的水泥板生硬又不美观。”祝昌红说,只要用心用情设计,防浪墙也能兼具景观效果。

眼下,“生态廊道”、“山海水城”、“河川公园”……这些各具特色的“美丽河湖”探索样板已在浙江各地不断涌现。未来,浙江还将形成浙北江南诗画水乡、浙西秀丽河川公园、浙东滨海魅力水城、浙中锦绣生态廊道、海岛风情花园的五大“美丽河湖”新格局。

由“美”到“亲”,提升美丽河湖成色

人因河湖美而乐,城因河湖美而兴,这种河湖与人、城的亲水共生正是美丽河湖建设的深刻内涵和宗旨目标。

白洋河,嘉兴海盐人的母亲河。过去,数十家紧固件企业临河而建,逐渐成为海盐的支柱产业,每年产品出口量约80万吨,占到全国的六分之一。然而,沿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排河中,导致河道堵塞,水质恶化,白洋河生态一度恶化,成了远近闻名的“黄河”。

此刻,如梦方醒的海盐人掀起了一场“拯救”白洋河的整治行动,在几年时间里就让“黄河”蝶变为“清流”,美丽的白洋河在海盐得以重现。然而,白洋河的变化并未就此停止。依河而建的白洋河湿地公园、梦湖公园相继建成开放。

“白洋河湿地公园,注重原生态的开发,利用景观自我修复功能,整合渔塘水域资源,通过理水筑岛的手法,将亭、轩、景观桥等具有江南特色的园林建筑、丰富的乡土树种及湿地植物融入整个环境中。”海盐县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穆云飞说,现在公园已成为海盐的城市“后花园”,每天来休憩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

下一步,浙江将加快推进全域美丽河湖建设,以美丽河湖串联起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形成“一村一溪一风景、一镇一河一风情、一城一江一风光”大美格局,更高标准、更高水平地发挥江河湖泊在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人居环境提升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保障作用,加快实现“诗画浙江、美好家园”。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