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2月5日讯(记者吕瑞峰 通讯员胡熠烨)今天(12月5日)是第34个国际志愿者日,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由湖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团市委、市慈善总会、市志愿者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19年湖州市“12.5”国际志愿者日暨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活动,在湖城图广场湖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拉开序幕。
此次12.5国际志愿者日活动以“文明实践 志愿湖州”为主题,现场公布“五个最美”和“百名优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对优秀志愿者代表、最美志愿者、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村)和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进行表彰。
活动现场向市民集中展示了湖州家园志愿服务计划和面向基层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并组织了现场互动体验活动。“在此次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中,我们重点展示了2019年项目大赛41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党员志愿服务队脱贫攻坚类的一片白叶总关情、长兴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宣传教育类的“长城 长兴”——守望南太湖历史文化遗产、德清县山鹰救援队社区服务类的“鹰”为你 “救”在身边等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都位列其中。”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道。“这些项目不仅充分展现了湖州地方特色文化元素,更因地制宜地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融入了群众生活,受到了市民的普遍欢迎和点赞。”
来自湖州市中医院护理部的朱惠芳是众多家园医生健康志愿者中的一员。活动现场,她和大家分享了在马里抢救患上“重症脑疟”同胞的艰苦经历。她说,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犹如划过夜空的流星一样转瞬即逝,志愿服务,能扩展生命的宽度,让平凡、短暂的生命更有意义和价值。chad是一个执有美国教师资格证的老师,在中国主要从事英语和音乐的教育工作。从2015年来湖州开始,他和妻子就经常参与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务。“帮助他人,是一件让人幸福的事情。”活动现场,作为国际志愿者代表的他开心地对记者说到,“现在政府积极倡导垃圾分类,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把一些先进经验和做法分享给大家。”
近年来,湖州市注重价值引领、坚持问题导向、探索有效路径,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发展、常态长效。目前,全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站2980个,志愿者达80余万人,实施服务项目1.5万项,开创了干部群众踊跃参与、志愿服务蔚然成风的良好氛围,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在理顺管理机制、拓展服务阵地、建强工作队伍、畅通项目运行上下功夫,不断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有效路径,让服务更到位,让群众更舒心。”湖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有娣表示。
记者在南太湖新区仁皇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看到,一场寓教于乐的垃圾分类课开课了。“这是什么颜色的垃圾桶?”“这个矿泉水瓶子应该丢进哪个颜色的垃圾桶?”……来自美国的教师志愿者查德威克·爱德华·伍尔索恩,通过视频、游戏等环节与孩子们进行互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垃圾分类知识,也增加了他们的英文单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