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就地化解不出村,杭州全市推广临安“上田微法庭”!-ku娱乐

矛盾就地化解不出村,杭州全市推广临安“上田微法庭”!
2019/11/29 17:35:18 编辑:‬ 吴洋 点击量:10959

浙江之声11月29日讯(记者汪婷 通讯员钟法)11月29日,杭州中院在临安区板桥镇召开全市法院深化诉源治理暨微法庭推进现场会,会上决定将临安“上田微法庭”做法在杭州全市推广。

 

上田微法庭是什么,到底好在哪儿?

2018年9月,在“三治融合”示范点、浙江第一家文化礼堂的诞生地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板桥镇上田村建立了杭州市首个村级“微法庭”——上田微法庭。它通过当地特邀调解员就地调解纠纷、法官指导调解复杂纠纷、搭建“移动微法院”“浙江odr”和“庭审直播”等智能平台、开展“私人订制”式普法教育等形式,有力提升了基层纠纷化解水平和群众法治意识,形成了“纠纷从哪里来,调解回哪里去”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临安实践。

 

一年多来,微法庭发挥了作用,收获了成效。微法庭成立前,上田村的成讼案件为年均25件左右,调撤率不足6成;微法庭成立后,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上田村的成讼案件下降为15件,调撤率跃升至93.33%。不仅如此,今年以来,上田微法庭的特邀调解员、基层网格员还参与送达案件53件,成功送达38件,送达成功率71.7%。没有增编、没有盖房的微法庭产生了让人惊叹的巨能量。

不用去法院,咱村就能办,智能平台驻村入户

“浙江移动微法院”“浙江odr”等智能服务平台是浙江法院的创新和便民项目,为当事人提供了便利、及时、多样的诉讼服务。但是在山区面积较大的临安,这些智能平台的推广和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一是因为“不知道”,智能平台在农村地区的宣传不够,加上农村老年人、务农务工人员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这些智能服务平台在农村的知晓率和接触率并不高;二是因为“不敢用”,在微信上扫一扫就能行?诉讼费这么转出去会不会是转给了骗子?种种疑虑导致智能平台的使用率不高。

 

为了解决智能化建设成果在农村运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上田微法庭设置了“浙江移动微法院”代办点,由所在村指定年轻村干部专门负责协助村民注册认证和指导使用,让当事人不出村实现文书收发、在线沟通、网上庭审、申请执行等全流程诉讼服务,让村民切实享受到法院智能化建设带来的便利。

全市推广微法庭,点亮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杭州临安区委和法院在上田尝到了甜头后,立即将微法庭推广到了全区各乡镇街道,目前,临安全区已设立微法庭77家。闻讯的周边县、市、区纷纷到临安学习微法庭工作经验,西湖、江干、富阳、下城、拱墅、淳安等县市区自发将微法庭先进经验推广到辖区各乡镇街道,截止11月28日,全市已设立160余家微法庭。

 

接下来,全市法院将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做好微法庭的推广落实工作,预计年底前杭州全市微法庭的数量将达到300家,明年上半年达到1000家并于明年底实现微法庭“覆盖乡村、遍布社区”的工作总目标,充分发挥杭州法院在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分享
ku娱乐的友情链接: | | |
 浙江之声频道ku娱乐的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ku娱乐 copyright 2011
浙江新蓝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提供ku娱乐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