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1月23日讯(记者涂希冀 通讯员梅婷婷)由中国水利教育协会主办的水利德育教育论坛今天在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举行。论坛邀请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50多所本专科院校的100多名相关专家出席。水利部人事司司长侯京民讲话。会议由中国水利教育协会会长黄河主持。
侯京民发表论坛开幕式致辞。侯京民首先向水利德育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代表水利部人事司向正值建校60周年校庆的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日前水利部印发了《新时代水利人才发展创新行动方案(2019-2021年)》,确立了水利行业新时代水利人才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用新时代的理念、新任务的要求重新布局了水利人才培养工作,让人才队伍建设成为水利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保障,这是水利人的时代重任。他强调,召开本次论坛,是要促进水利部门、水利院校紧密结合行业需要的技能人才新要求,要求准确把握德育教育的新定位,不断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相融合,为水利现代化建设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多新贡献。
侯京民围绕“加强水利德育教育工作推动水利人才创新发展”的主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定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人才培养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思想引领办学治校和育人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做到“六个下功夫”,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水平,努力塑造更多德技双馨的水利将才。二是,彰显水利特色,服务社会发展。当前,全国水利工作正处于大力建设民生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关键时期,水利行业人才“不够用、不适用、不被用”的现象日渐突出。作为水利部门、水利院校必须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要大力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努力培养更多优秀的水利人才,不断推动水利事业青蓝相继、薪火相传。三是,着力搭建平台,形成育人合力。要充分发挥中国水利教育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各水利院校力量,通过建设载体、组织活动等形式,着力搭建学习研讨、经验交流的平台,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模式。通过评选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德育成果等,以评促优,选树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主题报告、发言总结环节,参会专家齐聚一堂相互交流,借鉴取经。水利部文明办副主任王卫国围绕水利精神作专题报告。十九大代表,全国十大“最美教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3.18全国思政教师座谈会向总书记汇报人徐川教授做题为《聚焦铸魂育人,彰显思想伟力》报告。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2017年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3.18全国思政教师座谈会代表、广东水利电力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冬妹教授,围绕学习贯彻总书记3.18讲话精神和新时代院校思政工作作讲座。河海大学等5家本专科院校作为参会高校代表作交流发言。
作为省内公办高职院校中唯一一家的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在60年的办学过程中,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厚德、笃学、修能”的校训精神,充分发挥水利类高职院校的责任和担当,以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创建活动和新时代水利行业精神融入水利职业教育为抓手,积极推行文化育人工程,将专业建设和德育紧密结合,不断巩固学院德育工作的基础,全面构建具有水利高职院校特色、成效显著的育人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模式,为学院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