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1月16日讯(记者高嵩、通讯员蒋攀、徐铭怿、徐丽 报道)今天,在湖北十堰市举行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上,生态环境部命名表彰了第三批2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宁海县榜上有名,成为宁波市首个。
在论坛现场,宁海县委书记林坚上台领奖牌并作了题为《全境“山水画”,全域“绿富美”》的宁海“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典型发言。他介绍,近年来,宁海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坚定不移地举生态旗、打生态牌,相继成为宁波市首个国家生态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去年,宁海位列全国“两山”发展百强县第2位,今年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县第48位。
据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实践平台,旨在创新探索“两山”转化的制度实践和行动实践,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模式。宁海县依托山、海、林、泉、湖、岛兼具的禀赋优势,坚持“绿色产业化,产业绿色化”的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途径,形成了“千万工程”撬动乡村振兴、绿色智造集群化、美丽河湖经济带、全域能源清洁化、全域旅游富民、步道经济等具有宁海特色的“两山”转化模式。同时,该县积极壮大绿色休闲、银色养老、古色文化、碧色山泉、蓝色海湾、彩色田园、特色民宿等“七色美丽经济”,让绿水青山流金淌银。
“治山理水”,擘画全域之“绿”。宁海持续打出环境整治组合拳,近三年关停整改200余家企业,舍弃上百亿蒙尘产值,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8年居宁波市首位。
宁海县围绕打造绿色智造高地,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培育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装备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增速均居宁波市第一。同时,当地整合2000多家遍布全县的模具车间和企业,采取“小企业入城、大企业进园”模式,分类入驻模具城和现代模具产业园区,成为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
制度护航“两山”实践。县乡层面,宁海在全国首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面实行县、乡两级政府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使生态项目立项更合民意、建设更加规范,总投资252亿的1100个生态民生工程均实现零阻力施工。村级层面,全国首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以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保障自然生态的山清水秀。在“36条”规范下,近三年有效实施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项目2600多个,总投资18亿元。
据统计,近五年,宁海县生态经济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10%,总量达到150亿元,占gdp的1/4,形成了镇乡美丽、村村宜居、户户致富的“两山”实践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