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1月15日讯(记者吕瑞峰 吴兴广电中心记者胡瑶丹 姚旭云 叶金 见习记者潘富财)今年以来,吴兴区不断创新创优平安建设工作载体,扎实构建“四梁八柱”平安建设体系,全方位、多角度推进吴兴平安创建工作,确保问题隐患第一现场整治,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化解,民生问题第一时间响应。
“大家就是相互体谅一下,你体谅老板的心情,老板也体谅你。”今天上午,在织里镇的织南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内,平安大姐调解组队长徐维鴻正为一起童装企业版师离职引起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在两位大姐耐心的劝导下,两位当事人握手言和,这起矛盾纠纷被成功化解。
“处理时间也比较快,我也比较满意,大姐也站在我们的立场给我们去考虑很多的事情,感谢两位大姐。”童装业主陈欢欢表示。版师温兴福满意地说道,“两位大姐都很诚心对待,认真处理这个事情,也比较公正,这话说到我心坎里面去了。”
在这间小小的调解室,每天都会有新织里人上门,寻求帮助解决各种因劳资引起的纠纷。换位思考、推心置腹,让平安大姐成为了新织里人心目中信得过的“老娘舅”。
“很多问题都是在法律之外情理之内,核心就是打开他的心结,然后我们从情、理、法这几个点深入他的心,给他们平息了,心情舒畅了,这事也就解决了。”平安大姐调解组队长徐维鸿告诉记者。
这一本本工作日志清楚地记录下了平安大姐自2015年成立以来,所化解的1200多人次各类矛盾纠纷。织里镇作为一个外来人口集聚、矛盾纠纷易发的乡镇,由25名新居民组成的平安大姐已成为政府与新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更以自己真诚、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化着身边人。在织里从事4年童装生意的河北籍业主张俊芳,在一次纠纷调解成功后萌生了加入团队的愿望。
童装业主张俊芳说:“感觉这个团体很有正能量,那天来了一看有这么一个组织我也很动心,当时我就和大姐说了,我要踊跃参加的,而且是携带家属,我老公也得参加。”
除了平安大姐,吴兴区还构建了以平安学院、平安协会、平安实训基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为梁,平安指数、平安小区、平安街区等为柱的“四梁八柱”平安建设体系,基本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难事不出片、大事不出乡镇、矛盾问题不上交”。
“我是我们龙泉街道的网格员 近期我们华丰社区将进入一个飞线改造工作 您知道这个事情吗 您对我们目前飞线改造工作 您还满意吗...”上午九点,龙泉街道祥和片区网格员何芳就和华丰社区书记一起,挨家挨户地敲开社区居民的家,听听他们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和想法。自去年十月开始成为社区网格员以来,何芳每天要走访4公里,敲开1000至1500余户居民的家门。大到社区、街道工作的意见反馈,小到邻里间张阿姨和李阿姨的口角矛盾,都是何芳需要了解并帮助解决的。
龙泉街道华丰二社区居民宋金文说:“治安上现在比前几年是好的不得了了,现在很安全。”
据了解,龙泉街道祥和片区全科网格站,下辖4个社区,居民群众达22000人,共划分6个网格,配备了像何芳这样的网格员6名。通过他们的走访和排摸,并将发现的辖区内消防、食品等隐患问题,通过周报制度线下报送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协调解决,也切实提升着街道工作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龙泉街道综合办主任费伟表示,“下一步我们继续做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做到问题不出“格”,处理不漏“点”,在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同时,提升群众的治安安全感,为平安建设打通最后一纳米。”
近年来,吴兴区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开展全科网格片区工作站建设,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关口下移,切实解决了“网格巡查不深入、隐患排查不彻底、信息上报不规范、力量下沉不到位、隐患处置不及时”等网格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