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声10月30日讯(记者张苑,通讯员钱凌芸、张海兵)村级工程质量不高、村干部插手干预本村工程等一直都是村级工程监管难题。杭州桐庐县切实发挥群众“家门口”的监督作用,通过运用“三项机制”破解村级工程监管难题。
在桐庐县莪山畲族乡西金坞自然村广场上,一场针对该村的沿庭院整治及景观节点提升工程评议现场会正在进行。参加评议的人员包括:项目设计、监理方、乡城建、纪委代表,还有村两委和西金坞村民代表等近20人。
在西金坞村生活了几十年的村民许爱琴,仔细察看了项目之后,给出了96分。她说:“我作为村民也是第一次参与监督,总体我是满意的,就是压顶板的色差,同一户人家有两种颜色,我把它扣了2分,还有鹅卵石的厚度不够,要叫他们改进。”
村级工程质量不高、工程领域腐败多发、村干部插手干预本村工程等一直都是村级工程监管难题。莪山畲族乡城建办代表戴晓慧说,从去年起,桐庐县积极发挥群众“家门口”的监督作用,推行以村级工程质量评议制为主体,配套实施村干部监管责任制、工程质量奖惩制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工程监管“三项机制”。让老百姓享有工程的参与权和监督权。
“我们把民主评议的环节提早到应收之前,这样老百姓发现问题、不足提出来之后,我们的业主、施工方、设计方等等全部整改到位,然后全部结束之后,再进行工程评议,验收,关键要让我们的工程质量越来越好。”
桐庐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张启成表示,2015年以来桐庐县共处分党员干部165人,涉及工程类的48人,通过实施“三项机制”,今年1至9月,工程类信访投诉降为零。
“原来质量不好,信访很多,干部倒了,群众愁了,自从实施这“三项机制”质量好了,信访少了,干部正了,群众笑了。”